【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朱思本】 朱思本(西元一二七三~一三三三年),字本初,元江西臨川(今地)人。
生於至元十年,歿於元統元年,享年六十一。
元代注重道教,而思本「學道龍虎山中,從張仁靖真人扈直兩京,又從吳全節居都下。
後主席玉龍、萬壽二宮。
嘗以周遊天下,考覈地理,竭十年之力,著有輿地圖二卷,刊石於上清之三華院」(瞿鏞「鐵琴銅劍樓書目」,貞一齋雜著條)。
思本常奉詔代祀名山河海,得以「周遊天下」,遊歷所及有今冀、晉、魯、豫、蘇、皖、浙、贛、鄂、湘諸省。
「使於四方」時,「中朝士夫」「每囑以質諸藩府,博采群言,隨地為圖,乃合而為一」(羅洪先「廣輿圖」卷首,附朱思本「自敘」)。
其足跡之廣,目驗之多,自屬實勝前人,裴秀、賈耽均是弗如。
其圖以中國為主體,對於「諸藩異域」,則以「遼絕罕稽」,「詳者又未可信」,「姑用闕如」。
求真覈實之態度如此。
圖長度七尺,亦採「計里畫方」法,此一半官方性質之地圖,流傳至清初,為元、明、清輿圖之主要範本,惜已失傳。
惟明羅洪先(一五○四~一五六四)以朱圖太大,不便舒卷,乃「據方,易以簡編」,稱「廣輿圖」。
洪先據朱圖,加以增訂改繪並予分幅,從而「輿地圖」得以推廣、保存,並擴大其影響。
清初雖有外國傳教士所製之新圖,但影響限於宮廷,民間甚少流行。
思本、洪先系統之圖,直至清中葉仍占相當優勢。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