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竹書紀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3 22:5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4 06:50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竹書紀年

 

古時無紙,著書立說,破竹刮平為簡。

 

字寫在竹簡上。

 

多簡編為一書,所以叫竹書。

 

紀年是將史事按年編次,成為史書一種體裁。

 

此所謂「竹書紀年」乃實指一種史書。

 

事見晉書第五十一卷束皙傳。

 

其文曰:「初太康(晉武帝年號)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

 

其紀年十三篇,記夏以來,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

 

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

 

至安釐王之二十年,蓋魏國之史書。」

 

由上述可知,所謂竹書紀年,是戰國時魏國國史,或因隨塚殉葬者,無意中於晉武帝時被不準盜發魏王塚而發現出土。

 

至其內容,則束皙傳繼謂:「大略與春秋皆多相應。其中經傳大異。則云夏年多殷。益干啟位,啟殺之。太甲殺伊尹。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壽百歲。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漆書皆科斗字,初發冢者燒策照取寶物。及官收之,多燼簡斷札,不復詮次。武帝以其書付祕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而以今文寫之。皙在著作,得觀竹書。隨疑分釋,皆有義證。遷尚書郎。」

 

今按讀此文知竹書紀年為魏國史書,皆漆書科斗字,又經發塚人燒成殘燼。

 

賴晉武帝命束皙整理連貫,通釋,得存梗概。

 

又按,此書杜預亦得見之。

 

其所撰春秋左氏傳後序云:「…會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冢者,大得古書,皆簡編科斗文字,發冢者不以為意,往往散亂,科斗書久廢,推尋不能盡通。始者藏在祕府,余晚得見之。所記大凡七十五卷,多雜碎怪妄,不可訓知。周易及紀年最為分了。…亦當時雜記,未足以取審也。」

 

據此則親見此書之杜預,認為文字既不能盡通,又多怪妄,不可訓知,未足取審,當指啟殺益等類與經傳大異之事而言。

 

則其書不足取信明甚。

 

隋書經籍志著錄紀年十二卷,自注汲冢書並竹書同異一卷。

 

史記注、水經注、文選注皆曾徵引,但多不見於今之傳本。

 

四庫全書總目,則謂:「然證以諸書所引,與今本多不相符。注文亦多勦取宋書符瑞志。蓋又依託之偽本。以流傳已久,存之耳。」

 

據此則今所傳為偽本,不足信也。

 

幸有清之朱右曾取諸書所引之文,輯為汲冢紀年存真,賴以存部分真相。

 

近人王國維又就朱之輯本,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及今本紀年疏證。

 

經王國維之考證,如今本所載,無一不襲他書,不見他書者,不過百之一。

 

又空洞無事實,所增者年月而已。

 

而年月又多杜撰。

 

遂斥為無用之書。

 

今所賴以存竹書紀年鱗爪者,惟王氏輯校而已。

 

(徐文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4:20 , Processed in 0.1875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