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同治中興】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3 22:57: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同治中興

 

清穆宗載淳在位期間(同治元年~十三年,西元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朝政雖然多取決於慈禧太后,內治與外務並無突破性的扭轉,中國積弱之勢尚難見改善,惟長年內亂,暫告平定,文武大臣中,不乏幹練有識之士,倡議模仿西法,籌辦洋務,諸多創意,未嘗不是自強之一途。

 

故雖無立竿見影之功,亦非毫無貢獻。

 

史之稱為中興,意或在此。

 

太平天國之戰事綿延十五年,波及十八省,為自清代統治中國以來,規模最大的變亂,時值清廷內政不修,軍隊腐化,無可用之兵以討平。

 

及曾國藩奉詔督練鄉勇,號為湘軍,始成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

 

其後李鴻章召募淮勇,加入戰鬥,卒於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底定。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屢受列強侵略,喪權辱國,迄無應變圖存之對策。

 

林則徐、魏源等人初議吸收西方文明之必要。

 

咸豐、同治年間,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力倡推行西法,辦新政,先後設立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職司外交;

 

同文館,訓練翻譯人才;

 

江南製造局,以製造槍炮彈藥;

 

馬尾船政局及船政學堂,以製造船艦,培養人才;

 

選派留學生赴國外研習。

 

其他新政機構亦漸次成立。

 

雖然諸般新政並非皆能奏效,而於中國之近代化則不無貢獻。

 

(閻沁恆)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4:1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