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化合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3 07:4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化合物

 

化合物為由二種或二種以上不同元素所組成的純質。

 

組成此化合物的不同原子間必以一定比例存在,換言之,化合物不論來源如何,其均有一定組成。

 

在日常生活裏,食鹽、糖及蒸餾水,均為大家所熟知的化合物。

 

由這些化合物中,我們發現它們的性質彼此各不相同,是什麼原因使它們之間的性質不同呢?

 

食鹽為鈉原子和氯原子所組成;

 

糖為碳、氫及氧等原子所組成;

 

氫氣在氧中燃燒則反應生成水。

 

這些事實,表示二種或多種物質可以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這新物質就是化合物。

 

新物質的性質和原物質的性質完全不同。

 

通常化學上藉此方式來決定一質之本性是否為化合物。

 

又假如一純質可以分解為二種或二種以上之質,則原來之質必為化合物。

 

例如熔融食鹽,通以電流,可完全分解為鈉及氯原子,故食鹽為一種化合物。

 

化合物成分子狀態者稱為分子化合物,如水、糖等。

 

化合物由離子結合者稱為離子化合物,如食鹽、芒硝等。

 

化合物可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式是由化合物中所含各元素之符號所組成。

 

例如由兩種元素構成的二元化合物,在書寫其化學式時,如同命其英文名稱,金屬元素寫在前,而較少金屬性者其次。

 

如食鹽(氯化鈉)的化學式為NaCl。

 

當化合物中不同元素間原子數目不等時,其比率可寫在符號下以數字表示之。

 

如蔗糖的化學式為C12H22O11,表示糖由十二個碳原子、二十二個氫原子,和十一個氧原子所組成。

 

(謝貞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4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0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6 06:06 , Processed in 0.2812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