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中石器時代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 08:16: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中石器時代文化

 

中石器時代(MiddleStoneAge;

 

Mesolithic),是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Age)結束後,新石器時代(NeolithicAge)前端的轉形期文化。

 

在中國,譬如山頂洞人一類真人的後裔,於中石器時代仍續行採集或漁獵的生活。

 

縱然,它迄未發展至新石器時代後期的農耕階段,卻已有石斧、玉等器具,略現其過渡色彩。

 

該時代石器上的轉變特徵,可從其再次的間接打製技術及少許磨光的石器,窺知端倪。

 

其絕對年代可早至距今一萬餘年前。

 

於地質史則稱之為全新世(Holocene),或今沖積統的早期,乃屬於喜馬拉雅山第四冰期結束時的冰後期之早期(EarlyPost-glacial)。

 

這時地面氣溫又見回升,北半球中緯度較今略為、溫暖、潮溼,使得華北生物群相豐富、活潑,譬如竹鼠、竹林、象、犀牛、水獺,及四不像鹿等是。

 

今人類直承的祖先為適應新的自然環境:須捕獵、漁撈以為生計,須與野獸爭鬥以求安全,多使用器具以求舒適及謀生,因而在中國地區創造的中石器時代文化計有:塞外及華北的細石器文化、西南的打製石斧文化,及南方的貨平文化(Hoabinhian)。

 

細石器文化遺址,在東北興安省札賚諾爾附近、哈爾濱近郊的顧鄉屯、陜西省渭水下游大荔的沙苑,及山西北部的偏關等地均有發現。

 

其使用的石器較舊石器時代為小,又多見扁平;

 

質料有矽質石英、礫石、隧石、玉,及瑪腦等,按後兩者似為舊石器所沒有的文化遺物。

 

其中以打製為多,磨製甚少。

 

又進一步的單面間接打製成之石片器,或磨光的石器,及骨、角器等,均較前時代為精細或新創。

 

尤其從燧石遺物,如中石器時代的熟食已成傳統生活的一部分。

 

以上可知中石器文化為賡續舊石器漁獵、採集的文化,也是新石器後期磨製石器的先驅。

 

北中國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稱為塞外及華北的細石器文化,得以承上啟下的沙苑文化為代表。

 

至於西南,則以遍布四川的石斧等打製石器為代表;

 

其與雲南、廣西、廣東等省以石灰岩洞居住的中石器文化,同是沒有陶器可盛水的農村生活階段之前的漁獵文化。

 

除此之外,南方的中石器文化,還有所謂普見於東南亞的貨平文化。

 

其特徵則有洞穴居落、貝塚、狩獵遺物,及打製石斧,和砍器。

 

總之,中石器時代的人類與現存人種無別,其秉賦較以前為聰異,能適應冰後期新的自然環境。

 

他們創製許多舊石器時代所不及的器物,雖然仍過著採集或漁獵的生活,但畢竟已奠下新石器時代多采多姿的文化基礎。

 

(李榮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7 02:23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