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987|回復: 8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指禪】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 10: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指禪


書名 三指禪

作者 周學霆

朝代 清

年份 公元1872年

分類 脈法

引自:http://jicheng.tw/jcw/book/%E4%B8%89%E6%8C%87%E7%A6%AA/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500 銀幣 +10 金幣 +5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18: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4:11 編輯

凡例八則

 

一叔和《脈經》兵燹之余,無復睹其全本,五代迄今,千有餘年,脈訣迭出,盡失《靈》、《素》、《難經》原文。


是編取緩字為平脈,以定病脈,根柢《內經》以平人定病脈之諦。


其余陰陽對待,恰好安置二十七脈。


一奇一偶,配合天成。


一《靈》、《素》、《難經》詞旨深邃,非後學所能蠡測管窺,是編一字一句,悉宗經文。


編中相為表裡,六部脈位,三焦包絡,極力將經文闡發明晰,以辨宋明改攛之非。


一生人性發為情,情莫著於欣戚,而修仙修佛之基,以身為本,即皆寓於膻中、丹田中,從未有疏明其義,如數掌上羅紋者。


是編暢發《內經》未發之旨,透寫世人難寫之情,而金液還丹之說,可知其非是外來。


一論症首列男女異尺,剖別陰陽之蘊,即《周易》上卷首乾坤,下卷首咸恆之義。


一論症自癆至咳嗽篇,溯源先天主宰,以通元之妙手,寫濟世之婆心。

語語自聖經出,卻語語從心坎中出,醫見之為醫,元見之為元。


一論症自泄至哮喘篇,發揮後天功用,飲食勞役,病有四百四種,立論難於悉備,而大端卻已括無遺。


一論症自春溫至溫疫篇,所有外感諸症,率根據於四序乘除,五行衰旺之理,經經緯史,抉漢分章。

是儒家吐屬,是醫家經論,是草元家用,令人把玩不盡。


一論症自室女以後,凡雜症亦略見一斑,可引伸而觸類,無得以掛漏議之。


其所著之方,皆道人四十余年之經驗,因統名之曰「經驗方」。


以上八則,實道人得手應心,有功世道之作,特為表出,用公諸同志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19:16 | 只看該作者

卷一

 

【總論】

 

醫理無窮,脈學難曉,會心人一旦豁然,全憑禪悟。


余未及冠,因病棄儒,留心醫學,研究諸書,並無一字之師,獨於脈,稍得異人指示,提一緩字,而融會之,全身脈症,於瞬息間,盡歸三指之下。


距今四十余年,所過通都大邑,探取病情,無一不驗。


今不敢以自私,立為主腦,對以陰陽,注釋多本古人體裁,實非臆造,就正同學,幸其教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0: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6:43 編輯

脈學源流

 

軒轅使伶倫截?穀之竹,作黃鐘律管,以候天地之節氣;

使岐伯取氣口,作脈以候人之動氣。


黃鐘之數九分,氣口之數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數始形。


故脈之動也。

陽浮九分,陰得一寸,合於黃鐘。


黃鐘者,氣之先兆,能測天地之節候;

氣口者,脈之要會,能知人命之死生。


本律管以定脈,軒岐之微蘊,誠有未易窺測者。


越人著《難經》,推明十變;

叔和撰《脈經》,演成十卷,而脈始得燦明於世。


迄五代高陽生《脈訣》出,士大夫多議之。

由是才人傑士,咸馳驟於筆墨之間,各據其理,各抒其見,而真訣幾幾乎晦矣。


齊?澄論脈,女子陰逆,自上生下,左寸為受命之根,心肺脈診於兩尺,倒裝五臟,謬妄已極。


趙維宗論脈,心肺在上,為浮為陽。


肝腎在下,為沉為陰。


脾居中州,半浮半沉,半陰半陽。


意義膚淺,更屬無稽。


吳草廬宗《內經》取之於氣口,未盡《內經》之奧。


朱考享推《內經》,求之於遍身,未達《內經》之專。


若二李者(瀕湖、士材)將前人所流傳之脈,依樣畫葫蘆,演成詩句,字字曉暢。


叔和而後,幸有傳人,究未得平脈訣,醫無權度,殊失《內經》以平人定脈之旨。


是編揆之前哲,雖則別開生面,實亦不過發明《內經》及《難經》、《脈經》之義云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1: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2-11-5 18:35 編輯

定脈部位

 

晦庵朱子跋郭長陽醫書云:「予嘗謂古人之於脈,其察之固非一道矣。

然今世通行,惟寸、關、尺之法為最要,且其說具於《難經》之首篇,則亦非憑空結撰也。

故郭公此書,備載其悟,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

夫《難經》蔓乎尚已,至於丁德用之法則,余竊意診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長短,以是相求,或未為定論也。

蓋嘗考經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關而前卻是。

則所謂關者,必有一定之處,亦若魚際,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

然考諸書,皆無的論,惟《千金方》內,以為寸口之處,其骨自高,而關尺由是而卻取焉。

則其言之先後,位之進退,若與經文相合。

獨俗間所傳《脈訣》,五七韻語,其詞淺陋,非叔和本書明甚,乃能直指高骨為關,而分其前後,以為尺寸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旨。

余非精於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於此,以俟明者而折衷焉。


按《內經》十八卷,即三墳古書,既未經孔子刪定,復未經朱子集注,醫喙爭鳴,互相排詆,分門別戶,莫知適從。


獨指高骨為關,以定尺寸,得朱子之跋,而脈之部位始得其準。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2 金幣 -6 收起 理由
天梁 分段不正確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2: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4:34 編輯

尺寸解

 

高骨為關,從關至魚際得一寸(脈浮九分),而寸以名;

從關至尺澤得一尺(脈見一寸),而尺以名。


以關為間隔,而尺寸不得混為一家。


合寸、關、尺為三部,其解最為直捷,不得曲為分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4: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4:41 編輯

六部脈解

 

六部之脈,候之寸、關、尺,出於《脈要精微篇》。


左寸以候心,左關以候肝,左尺以候腎;

右寸以候肺,右關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門,以明六部各有所屬。


究之候脈,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則得訣矣。


《脈經》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經分節氣。婀婀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假如春脈弦,豈有肝脈弦而余脈不弦之理乎?


弦則俱弦,不過言春乃肝氣主事,非謂獨候之左關。


但得浮洪,即屬心火,不必定拘左寸;

但得短澀,即屬肺金,不必定拘右寸;

但得沉細,即屬腎水,不必定拘左尺;

但得和緩,即屬脾土,不必定拘右關。


五臟之脈分,五臟之部不分也。


是以傷寒之脈,仲景一書曰浮、曰緊、曰長、曰弦、曰沉、曰微、曰伏、曰代,但統分脈之浮、緊、長、弦、沉、微、伏、代,並未專指何經。


內傷之脈,叔和一書,失血宜沉細,不宜浮緊;

水症宜浮大,不宜沉伏;

上氣宜浮滑,不宜沉數;

腹痛宜沉伏,不宜浮洪;

消渴宜數大,不宜虛細;

咳嗽宜浮緩,不宜細數。


但分脈之宜與不宜,亦不必辨其何臟,此其明白可證者也。


要須知先天一點真陽之火,潛於水中,寄居兩尺,在右火用事,水為之涵。


火生土,是為脾土,居右關;

土生金,是為肺金,居右寸。


在左水用事,火為之溫。


水生木,是為肝木,居左關;

木生火,是為心火,居左寸。


自無而生有,由下而生上,各有其位而不可易者。


《難經》曰:「取寸口以訣五臟六腑之死生吉凶。」


寸口者,手太陰之動脈。


《內經》曰:「心脈滿大,癇螈筋攣;肝脈小急,癇螈筋攣;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腎肝並沉為石水,並浮為風水。」


此又於部分之間,而別有會心者。


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5: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4:38 編輯

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

 

天下之理,有不必辨者,有必欲辨者。


不必辨而辨,則其理晦;

必欲辨而不辨,則其理亦晦。


心與小腸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腎與膀胱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形質既已相配,氣脈自然相通。


而以為大小腸之在下,不得候之於上,相為表裡,則可;

同居其部,則不可。


易為左心膻中肝膽腎小腸,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腸。


亦思氣類相感,有不見其端倪者。


琥珀拾芥,懸空亦起;

磁石吸鐵,隔礙潛通。


而何論大小腸之在下,心肺之在上也乎?


且胸中膻中,間不能寸,小腸丙火,何得與腎水同居,大腸庚金,何得與命門同宿乎?


此則不必為之穿鑿而辨者也。


而有不得不辨者,左腎以藏水,右腎以藏火,既已力辨其非,何以兩腎俱藏水,列諸左右,獨候之左尺,有是理乎?


不知兩腎皆藏水,即皆藏火,不過左以水為主,右以火為主耳。


吾為之正其名曰:左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肺大腸脾胃腎命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6: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4:42 編輯

定至數

 

持脈之初,先看至數。


欲知至數,先平己之呼吸,以己之呼吸,定人之呼吸,未嘗不同。


蓋人之五臟不可見,所可見者,脈而已。


呼出於心肺,心一至,肺一至;

吸入於肝腎,肝一至,腎一至。


一呼一吸,脈來四至,名一息。


脾脈不見者,以土旺於四季也。


是為平脈。


惟是邪擾於中,斯脈不得其正耳。


亦有平人脈來五至而無病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7: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20:23 編輯

二十七脈名目

 

微、細、弦、弱、濡、牢、浮、沉、虛、實、滑、澀、洪、伏、緩、遲、數、長、短、芤、革、結、促、緊、散、動、代訣以緩為極平脈,余二十六為病脈。


定清緩脈,方可定諸病脈;

精熟緩脈,即可以知諸病脈。


脈之有緩,猶權度之有定平星也。


緩和緩也。

張太素曰:「應指和緩,往來甚勻。」


楊元操曰:「如初春楊柳舞風之象。」


四至調和百脈通,渾涵元氣此身中。


消融宿疾千般苦,保合先天一點紅。


露顆圓勻宜夜月,柳條搖曳趁春風。


欲求極好為權度,緩字醫家第一功。


不浮不沉,恰在中取;

不遲不數,正好四至。


欣欣然、悠悠然、洋洋然,從容柔順,圓淨分明。


微於緩者,即為微;

細於緩者,即為細。


虛實長短、弦弱滑澀,無不皆然。


至於芤革緊散、濡牢洪伏、促結動代,以緩為權度,尤其顯而易見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7:43 | 只看該作者

有胃氣者生

 

四時之脈,和緩為宗,緩即為有胃氣也。


萬物皆生於土,久病而稍帶一緩字,是為有胃氣,其生可預卜耳。


(統六脈而言,不得獨診右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8:13 | 只看該作者

脈貴有神

 

無病之脈,不求神而神在,緩即為有神也。


方書乃以有力訓之,豈知有力,未必遂為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


精熟緩字,自知所別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29:37 | 只看該作者

讀緩字法

 

焚香跌坐,靜氣凝神,將緩字口誦之,心維之,手摩之,反復而詳玩之,久之,緩歸指上。


以此權度諸脈,了如指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0: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6:46 編輯

四時平脈

 

天地之氣,分寄四時,化生萬物。


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皆乘其令以分司,獨土則通旺於四季。


分陰分陽,迭用柔剛,蓋言平也。


人得天地之氣以生,而脈即與之為比附。


春為肝木,脈弦,夏為心火,脈洪,秋為肺金,脈毛;

冬為腎水,脈石。


惟胃氣屬土,其脈從容和緩,散布於弦洪毛石,以默運於春夏秋冬,渾淪元氣,流暢貫通,生生不已,平孰甚焉。


如春肝宜弦,弦而緩者,若風 柳梢,抑揚宛轉。


夏心宜洪,洪而緩者,若活火烹茶,薰灼舒徐。


秋肺宜毛,毛而緩者,若揀金砂礫,漸次披搜。


冬腎宜石,石而緩者,若水澤腹堅,徐形縐透。


四季脾胃用事,厥脈宜緩,不問可知,此平脈所以獲生也。


蓋平者,和也。

所以和其脈,使無躁急也;

平者,準也。

所以準其脈,使無偏勝也。


以緩平之,而後四時之脈,得其平耳。


夫緩即胃氣,原秉天生地成,與諸脈互相主輔,而不可須臾離焉者,經所云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皆以胃氣為本,誠得診脈之大宗也。


惜醫不知察,囫圇讀過,毫無心得。

未知有胃氣者。


為平為生;

無胃氣者,為病為死。


遂使一成不易之理,徒蓄千載莫破之疑。


余因揭而論定,以著是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1: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11-2 18:46 編輯

浮、沉、遲、數四大綱

 

立緩為標,言平脈,即統該乎弦、洪、毛、石;

提病脈,先分著於浮、數、遲、沉。


而二十二脈之旁見側出者,無不寓於其中,舉其綱而目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1: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20:24 編輯

 

《脈經曰》:「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崔氏曰:「如水上漂木,主表。」


浮從水面悟輕舟,總被風寒先痛頭。


裡病而浮精血脫,藥非無效病難瘳。


浮緊傷寒,浮虛傷暑,浮數傷風,浮遲傷濕。


亦有裡病而浮者。


浮而云騰蜃起,多屬陰虛;

浮而綿軟蔥空,半由失血;

浮而月蕩星搖,預知精敗;

浮而羽鎩毛散,可卜神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2: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20:25 編輯

 

《脈經》曰:「重手按至筋骨乃得。」

楊氏曰:「如石沉水底,主裡。」


沉居筋骨有無 ,著骨推筋仔細摩。


有病而沉兼別脈,沉而無病世人多。


沉遲痼冷,沉數內熱,沉滑痰積,沉緊冷痛。


多有無病脈沉者。


沉居命脈悠長,足徵壽考;

沉居腎脈恬靜,咸頌仁人;

沉居關脈調勻,允稱秀士;

沉居寸脈圓活,定是名姝。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3: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20:25 編輯

 

《脈經曰:「一息三至,去來極慢。」

遲為陽不勝陰,脈來不及。


遲惟三至欲亡陽,好與醫家仔細詳。


總是沉寒侵臟腑,只宜溫藥不宜涼。


浮遲表寒,沉遲裡寒,有力積寒,無力虛寒,未有無寒脈遲者。


遲為內病壅閼,溫養陽剛;

遲為外病浸凌,溫消陰翳;

遲為緩病纏綿,溫補元氣;

遲為急病馳驟,溫散客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4: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20:26 編輯

 

《脈經》曰:「一息常數六至。」

《素問》曰:「脈流薄疾。」

數為陰不勝陽。


數脈為陽至倍三,脈中數脈實難諳。


而今始識諸般數,囑咐醫人莫亂探。


五行之中,金木水土,各居其一,惟火則有二。


而推其火之類,不特本經之火。


海枯被火,則為腎火;

榆能生火,則為肝火;

石可取火,則為肺火;

壤內藏火,則為脾火。


不止有二,而有六矣。


而充其火之盡,不特當時之火。


風熱而熾,則為風火;

寒鬱而熱,則為寒火;

暑傷而溫,則為暑火;

濕積而蒸,則為濕火;

燥過而枯,則為燥火。


是內有六,外亦有六矣。


而窮其火之變,不獨五運六氣之火,又有無根之火,痰結之火,血燥之火,莫可名狀、莫可紀極之火。


綜此以觀,無病不有火,無火不脈數,無藥不可以治數。


君火而數,芩連固為折火之正敵;

相火而數,桂附亦為歸火之靈丹。


脾倦生火,數非參莫療;

肝盛生火,數惟柴芍可除。


數緣腎虛,兩地滋陰,不必降火;

數由肺損,二冬泄熱,即以清金。


解痰火之數,惟恃法夏;

潤血燥之數,須用當歸。


傷風發熱,可以去風,即可以治數,防風、羌活;

傷寒發熱,於焉去寒,即於焉治數,麻黃、桂枝。


療暑熱之數脈,焦朮、川烏,極為妙品,調濕熱之數脈,蒼朮、黃柏,實有神功。


阿膠養秋燥之金,脈數自減,元參泄無根之火,脈數以除。


區別內外,分析經絡,以脈證病,以病證脈,斯得之矣。


安得有心人,與之談數脈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2 10:36: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5 16:59 編輯

對待總論

 

人之一身,不離陰陽;

而見之於脈,亦不離陰陽。


浮、沉、遲、數,陰陽相配之大者也。

舉其余而對待訓之。


事以相形而易明;

理以對勘而互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2:0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