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十年臨證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32: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03 編輯

胃痛慎用辛香溫燥

 

余昔年讀清代賢宿之書,每見胃痛慎用香燥之戒,初未介意,實亦未識真蒂所在。

及至臨證漸多,閱歷稍廣,方知深契病機,必自實踐經驗中來。

如《程杏軒醫案續錄》治「秀翹兄肝氣犯胃作痛案」云:「肝為將軍之官,臟剛性急。醫投辛香溫燥,希圖止痛,肝陰被劫,怒木益橫,沖胃為嘔,此肝為受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醫多藥雜,胃氣益傷。」

吳達《醫學求是》亦曰:「世之稱肝氣胃氣痛者,每用香燥破氣之藥,以為平肝,初服亦覺有效,久則病變莫名。」

葉天士為軒岐一代天驕,倡養胃陰,與香燥治胃更不相合,其《臨證指南》卷八「胃脘痛」門範氏案後邵評曰:「陽明乃十二經脈之長,其作痛之因甚多。蓋胃者,匯也。乃沖繁要道,為患最易。虛邪、實邪之乘機竊發,其問消長不一,習俗辛香溫燥之治,斷不容一例而漫施。」

程杏軒、吳達、葉天士均為清代名醫,於胃痛不宜辛香溫燥之論,眾口一詞,其間必有原因。

辛香溫燥之品,其弊有三:

一者香燥之品,秉質剛燥而性多溫熱,最易損傷肝陰胃津。

二者香燥藥之功用,類多行氣寬脹、化滯止痛,多用久用有伐胃傷中之過。

三者香燥之品多兼辛散升揚,不合胃氣以下行為順之生理特點。

因此,凡胃氣虛弱,或胃陰不足,或肝腎陰虧者,皆不宜辛香溫燥之品。

下文再就胃腑之主要生理特徵加以探討:

其一:

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

人身之脾臟胃腑,皆屬於土,然有陰陽之別,剛柔之分,秉性有燥濕之殊,喜好有潤燥之異。

蓋脾為陰土而性柔多濕,故喜剛燥。

胃為陽土而性剛多燥,故喜柔潤。

《臨證指南》云:「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別也。」

又曰:「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

胃為人體五臟六腑之海,主一身之津液。

津液亦陰液也,易虧而難盈,故居常胃津不足者恒多,因而胃腑具喜潤惡燥之特點。

倘投以辛香溫燥,是反其道而行之矣,能無傷津劫液而徒增病勢乎!

此外,脾胃雖相為表裏而性各不同,治法亦當有別。

治脾宜溫燥健運,而治胃宜甘涼濡潤。

《臨證指南》嘆惜世人以治脾溫燥之藥以治胃病,致使胃津更傷,而病反不治。

故知辛香溫燥之藥可施於脾濕之證而不宜於胃燥之病,誤投之有傷津劫液之弊。

其二: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人身氣機之升降運動,乃生命活動過程中之重要環節,故《內經》慎重而言之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於五臟六腑之氣機升降運動中,脾升胃降為其他臟腑氣機升降之樞紐,統領諸氣之升降。

而胃氣主降,以下行為順。

如胃氣上逆不僅變生胃腑諸病,如為脹滿、為嘔吐、為反胃、為疼痛等等,且能導致氣機升降紊亂,如涉及他臟,則可變生諸病。

故保持胃氣之正常通降,為維護健康之重要一著。

胃氣當如何通降?

《臨證指南》詳釋曰:「所謂胃宜降則和者,非用辛開苦降,亦非苦寒下奪以損胃氣。不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則津液來復,使之通降而已矣。」

辛香溫燥之品,多兼升揚上達之性,投劑不當,易致胃氣逆上。

故華岫云於《臨證指南》「脾胃」門亦指出:「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觀其立論云: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現今生活水準大有提高,飲食多膏粱厚味,加之醇酒醪醴、煙云吞吐,胃中津氣更易傷殘而燥火易熾,若再誤投溫燥,何啻火上添油!

因而胃氣通降不足、易致上逆者切宜慎用香燥之品。

其三:

土受木制。

在五臟六腑生剋制化規律中,脾胃屬土,肝膽屬木。

正常生理狀態下,木能疏土,以助脾胃消導運化。

如若木氣亢盛,木橫克土則生脾胃之病,《筆花醫鏡》曰:「胃屬中土」,「其性與脾同,而畏木侮」。

《馤塘醫話》之論則更為具體:「夫脾胃為後天根本,人皆藉以生養,豈能為他經作崇,其病皆肝為之耳。肝為五臟之長而屬木,一有病,則生克脾胃之土,脾胃受克無所生施,而諸經之病蜂起矣。」

胃脘痛則為木克土症中之主要病證.既是肝邪犯胃而致病,則治療之時務必慮及肝膽之特性,投劑方能不悖而收良效。

如「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肝膽內寄相火」,「肝為風木之臟,風性輕揚,善行而數變。」

據此則用藥宜柔勿剛,宜散勿壅,宜涼勿熱,而辛香溫燥之品不可輕用。

然就臨床實際情況而論,香燥行氣之品並非全屬禁忌。

凡有氣機鬱結壅滯而致痞脹疼痛之證,又非行氣開鬱無以為功。關鍵在於用之得宜及適量與否。

對此,張山雷《籀簃醫話》之論則較為中肯:「心胃痛等症,無一非肝絡不疏,氣機橫逆為患,而其源皆本於肝腎之陰虧。」「人每用香燥藥,初服小效,久則致虛,以其耗竭肝陰也。」「然當病劇之時,氣行紊亂,非有氣分之藥以疏通之、整理之,則亦無應手之效,香燥藥物頗有奇功。但多用燥藥則陰液愈傷,不時頻發,後難為繼。」

吳達於《醫學求是》中述其治木邪犯土證之經驗,可資借鑒:「水寒土濕,木鬱不達,風木衝擊而賊脾土,則痛於臍下;胃氣上逆,濁陰不降,相火虛飄而賊胃土,則痛於臍上。痛於下,則溫其水、補其脾、達其肝木而東升;痛於上,則清其風、和其胃、斂其膽木而西降;不用香燥而痛自愈。」

其四:

西醫內科之胃炎、胃竇炎、消化道潰瘍病等,皆以胃脘痛脹為主要自覺症狀,而局部病灶經久不愈者,每易增生、糜爛、腸化生等,甚至產生惡變。

此乃西醫勝於中醫之處,其各種理化檢查,尤為中醫所望塵莫及。

然胃病歷久可致局部糜爛,中醫亦有是說。

清代喻嘉言於《寓意草》「直推岵翁公祖病後再誤貽患」案中,詳述「胃風」有五證,其中第五條「一日脈風成為病.言胃中之風醞釀既久,則榮氣腐而不清,肌肉之間漸至潰爛,以胃主肌肉也。」

雖所述瘡瘍皆在體表,其實胃中病灶亦必糜爛,只是當時缺乏現代西醫之檢查手段耳。

胃中局灶糜爛、增生,用藥不當,輕則增病,重則出血如湧,而危象迭生。

余曾見數例,胃脘痛糜爛增生而誤用治脾經寒濕之藥,如木香、砂仁、陳皮、半夏、蒼朮、吳茱萸、茴香、良薑、生薑等辛燥之味,以及參耆白朮之類溫燥健脾之品,竟至嘔血不止而不得不求助於手術者。

胃病而有糜爛、增生之病例,臨床實不鮮見,不少患者未經檢查,僅以胃脘痛而來求治者,更宜詳審,務必辨明病證而後施治,而於辛香溫燥之藥宜加慎焉。

胃痛一症病因較多,有外感寒邪、過食生冷、飲食停滯、肝氣犯胃、肝胃鬱熱、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瘀血停滯等等。

上述胃陰不足及木橫犯土之證,特其中之一端而已。

故臨證之際仍宜辨證論治,切奠囿於成見而自捆手足。

然鑒於胃腑主一身津液之特殊功能,以及「為萬病之賊」之肝木連同膽氣,時時制約中土,則本文所述者,又為胃痛門中最為普遍而習見之證,故不揣淺陋而繞慎用辛香溫燥之說,以供讀者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35: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04 編輯

益氣健脾愈胃瘍

 

消化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中醫學中歸屬「胃脘痛」症。

與慢性胃炎雖同屬胃腑疾患,而病機、脈證均有差異。

本病最主要之症狀為胃脘(上腹部)疼痛,古籍常云:「胃脘當心而痛」其疼痛部位多在胃脘之近中心,正在心臟偏右之內下方,故古代醫家亦常誤稱為「心痛」。

此外,本病尚有如下特點:

疼痛長期、持續,發作呈週期性;

疼痛發作時常有燒灼感,或鈍痛,或似饑餓;

疼痛具有節律性:胃潰瘍疼痛多發於餐後半小時,經1~2小時可自行緩解。

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發於餐後2~3小時,常須持續至進食而止;

消化道潰瘍患者多得食痛減,得按痛止。

脘痛發作有時,具週期與節律特性,此謂之「信」。

「胃屬土而主信」,故凡信守季節、氣候、年月、日期、時刻等而發病者,每多與中土脾胃有關。脘痛本是脾胃之病,當從脾胃而治。

本病痛發之時得食則痛減,得按則痛舒,為中土虛衰特徵。

如林佩琴《類證治裁》云:「凡痛有虛實,按之痛止者為虛,按之痛反甚者為實。」

本病之脈象多見虛細或緩弱,舌質多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故本病之治法當遵「虛則補之」、「勞則溫之」之旨,以健脾益氣、溫養中土為主。

稍兼寬中降逆、行氣止痛以治其標。

本病於臨證之際雖非同一類型,但以脾胃氣虛為多見,故余選用六君子湯隨證增損以治本病中屬於上述證候者。

方中以四君子湯益氣培土以治其本,夏陳降逆和中,諸藥作用恰與本病見症相合,故投之多見效機。

本方如痛時喜溫熨及熱飲者,則虛中夾有寒象,宜加薑棗同煎,以加強和中溫運。

關於生薑,其味辛辣,其性宣散,用治此證則散寒有餘,溫養不足,最適宜者莫如煨薑,惜需自製,恐非一般病者所能為。

消化道潰瘍所見脘痛,既有潰瘍,多帶炎症。

患者脈象中常兼微弦或略弦強,舌邊偏紅.則為肝木犯胃、肝胃鬱熱之象,方中宜兼清熱,今時多用蒲公英、金錢草或四季青,確有良效。

明代孫一奎之《生生子醫案》中每加黃柏一味。

余思此味確具至理,人身相火發自命門,寄於肝膽,瀉其相火,則肝膽之熱易清,熱清則肝木舒而中土不受剋制,則脾胃安和,健運自如,潰瘍癒合,疼痛匿跡矣。

余以此方治消化道潰瘍,似覺較小建中湯更能應手。

小建中湯宜於中虛而肝木不旺,胃酸不多之人。

而今之患者每多肝木偏亢,泛酸頻頻。

不宜於白芍酸斂,桂枝溫熱以及飴糖之作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36: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05 編輯

附治驗病例一則


幹部陶某,年過四旬。

因胃小彎潰瘍,於1969年手術切除,而後十二指腸及小彎部又有新生病灶,且發作漸頻,痛勢漸增,於1976年10月6日來診。


自訴胃脘疼痛,發作有時,上午9~10時,下午2~4時必發。

初則隱痛綿綿,逐漸加劇而為大痛,但仍能忍受。

且痛時得食則減,得暖則舒。平素噯氣頻作,不噯則脘中脹悶。

大便不實,日行二、三次。

脈弦而緩,苔薄白微膩,舌尖帶紅。

此係中土虧損,土虛木旺,乃肝脾不和之證。

然則側重脾弱,脾虛失運,兼有氣滯痰停,濕濁內困,因當時見證噯氣為甚,先用和中降逆法,以旋覆代赭湯進服五帖,噯氣除,脘痛亦減。

原方加砂仁、白芍、玉竹,又服十帖,脘痛又減。

但腹中氣脹不消,大便未實。

脈則弦而帶滑,右關較細。逕與歸芍六君湯加味,培土抑木。

方為:


黨參9g焦白朮9g茯苓9g炙甘草4.5g薑半夏4.5g陳皮4.5g砂仁2g當歸6g炒白芍9g黃耆15g炒黃柏4.5g


此方間斷服用106帖,依病者要求,藥味藥量均未變動。

藥後脘痛消失,大便正常,諸症俱解。

以後僅過於勞累或熬夜後,脘中略有不適而已。

患者性好杜康,病劇時勉力剋制,戒酒不飲。

今覺病癒,復飲如初,日無虛夕。

十三年後隨訪,病未復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37: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06 編輯

橘皮竹茹消胃炎

 

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竇炎等。)

為西醫學病名,中醫學無有相對應之疾病名稱。

且本病缺乏特異性症狀,甚至不少患者竟毫無症狀可見。

中醫治病,不如西醫須經理化檢驗,中醫每以症狀體徵為其主要依據,故無症狀患者易被忽略。

部分病人出現消化不良症狀,可見中皖飽脹、噯氣等症,稍重者則有食欲減退,伴嘔吐之患者,余所見不多,但泛惡者亦常有之。

余臨證所見之慢性胃炎患者中,最多氣陰兩虛而兼肝胃鬱熱證候,故其舌體較薄較小,舌色淡紅中略偏於紅,苔則薄白稍乾。

脈象細小,或弦細,或細澀,偶可見細而帶數者。

本病辨證略如上述,而其治法宜兩調氣陰,兼和肝胃。

余抉擇諸方,選用嚴用和之「橘皮竹茹湯」,隨證加減,常常得心應手。

古方「橘皮竹茹湯」傳有兩方:一見於仲景之《金匱要略》,由橘皮、竹茹、人參、甘草、生薑、大棗六味組成,為治噦逆之劑。

另有一首見於嚴用和之《濟生方》,藥味較前方多,實由前方加味而成。

方由橘皮、竹茹、人參、甘草、半夏、麥冬、赤茯苓、枇杷葉、薑棗組成。

以治久病虛贏,嘔逆不已;或吐瀉之後,胃虛呃逆。

汪訒庵曰:「此是陽明胃藥也。胃火上衝,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二陳所以散逆氣;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薑嘔家之聖藥;久病虛贏,故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

汪氏對此方之釋義,尚能符合今時胃炎中之氣陰兩虛兼見肺、肝、胃稍有鬱熱者之病機,故余見此證,每以此方加減投之,獲效甚佳。

且此方運用時,不必泥於嘔吐一證,只須辨證明確,無嘔吐者用之同樣有效。

惟不嘔者可去薑棗,加入所需藥物。

方中赤茯苓余每以白茯苓易之,取其和中也。

胃陰不足者,人參(或黨參)改用太子參。

胃津虧損者,去人參、半夏,而北沙參、川石斛、玉竹、白芍之類均可加入,或合入葉氏養胃湯,或參酌沙參麥冬湯意亦可,總在契合病機,藥隨證用則得矣。

下附病例一則:

青年周某,1980年前後應徵入伍,繼因胃病退役回滬。

自覺胃脘時痛,納食不振,形瘦面黑,深以為慮。

1984年11月在區中心醫院攝片,確診為「胃小彎潰瘍」及「胃竇炎」。

屢服西藥及中成藥,終未獲得可靠療效,且咽痛、感冒、牙齦炎等症常與脘痛錯雜而見。

至1987年1月病情加重:脘痛而外,常作頭暈嘔吐,所吐之物為飲食及黏痰,時帶血絲。

痛時胃中有似翻江倒海,自覺攪動不已。

大便不實,泛惡而不泛酸。

至此始來余處就診。

余診得脈弦帶滑,舌質紅苔薄淨。

予《濟生方)之橘皮竹茹湯:

黨參9g炙甘草3g陳皮6g竹茹9g麥門冬9g薑半夏9g茯苓9g枇杷葉9g(包)生薑二片大棗7枚

後即以此方隨證加入黃連、石斛等味,服三十帖,諸症漸解。

按:此例患者,初起證情並不復雜,因循失治,漸至痰熱孳生於胃脘,上逆則頭暈嘔吐,下行則大便不實。

胃熱上熏,則咽痛、齦腫,蓋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而「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也。

故以橘皮竹茹湯清消脘中痰熱,佐以益氣扶中,藥病相當,故諸證漸蠲。

胃火亢盛時,稍參黃連之苦泄,即得其平。

至1988年3月於甲肝流行病中,復患傳染性肝炎,GPT高達400U,服中藥七帖後降至50u,又服七帖恢復正常。(所服方見「肝炎雜說」篇)

患者愈後胃病及肝炎均未復發,且感冒、咽痛等症亦少見。

二年後攝片復查,僅有輕度胃炎,胃竇炎及胃小彎潰瘍皆已消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0: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07 編輯

飲食療法胃瘍平

 

某局職員曾某,於1974年底曾為余口述其所患嚴重胃潰瘍不藥而愈之經過。

治法頗為巧妙,可資臨證參考,爰記於此,以饗讀者。

曾約於七、八年前患胃小彎潰瘍症,上午十時許、下午三時許必發劇痛,每痛必至渾身冷汗。

中西醫藥迭治三年,病益篤。

一日去外地出差,乘輪船中,旁坐兩人,一老一少,正在談論此病。

聽其言,知年少者患病而年長者為老醫,彼此為戚者也。

少者所述病情與曾極相似,曾遂側耳細聽。

老醫云:「此病吾治癒多人,不用藥物,惟貴乎有恆,其效正不可思議。」

於是告之以方法,曾亦默然記之,回家後即依法踐行。

其法為:每在規律性疼痛發作前約半小時進一餐,以平素喜食、易消化而富有營養之食物為佳。宜溫食不宜冷食,宜軟食不宜硬食。

須基本吃飽,至正餐時仍須隨量而進。

每日發作幾次,即須進食幾次,一次都不得間斷,二、三月後痛必不作,但仍須在原先每次食用之時間,繼續進餐,吃至一年可斷病根。

曾遵行半載,已不覺疼,飲食暢進,全無妨礙。

續行半年,以竟其全功。

於是停止服食,越一周,脘中又見隱痛,尋思病重根深,食療亦宜延長。

嗣又如法服食半載,病根遂拔。

其告余之時,已病癒十四、五年,胃脘從未再痛,僅多食纖維粗大之食物時,胃中稍有不適而已。從曾氏告余至今日,又二十餘年,曾已由壯變老,而未聞其病之復萌也。

後曾以此法授一店員,病不甚重,但上下午有明顯之疼痛規律,服食半年即愈。

上述之法,可謂簡矣,人皆能則而行之;

可謂善矣,不服藥即能去病如掃;

亦可謂巧矣,法雖平易,而於服用時間、方法、食物均有明確要求。

余所見消化道潰瘍一病,類多虛證,恒以建中之法取其效,與曾氏所傳,途雖殊而歸則同也。而藥之氣味.必非胃家所喜,飲食之物,正乃穀肉果菜食以養之也。

此法之著重處,必於痛發前半小時食用,痛而後食,則效差矣。

其局限處,惟疼痛無規律者,為難以施行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2: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09 編輯

扶土抑木除脘痛


木旺犯土一症,為醫家所習見,葉氏《臨證指南》中收集驗案甚多。

華岫云於編後書曰:「肝為風木之臟,又為將軍之官,其性急而動,故肝臟之病,較他臟為多。」

又曰:「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

肝病犯土之證,每見嘔吐不食,脅脹脘痞,因而醫家常易誤認脾胃之病,而忽略「實由肝邪所致。」

為發聾振聵計,華氏將「木克土」證,立為一門,「以醒後人耳目。」

雖屢遭徐靈胎詬病,而華氏濟世之良工苦心實堪嘉許。

木克土證之診斷,除症狀而外,《臨證指南》總結葉氏經驗指出:「大凡其脈必弦。」

頗符臨床實際。

至其治法,《臨證指南》曰:「若肝陰胃陰未虧,肝陽亢逆犯胃」者,「用藥則遠柔用剛。」「若肝陰胃汁已虛,木火熾盛,風陽擾胃,用藥忌剛用柔。」

余於臨證間凡遇此症,不用大剛大柔之品,每以扶土抑木為法,欲其剛者,稍參溫運。

欲其柔者,略兼涼潤,肝鬱則佐以疏解,血滯則結合開通。

苟能認證無誤,投劑必有應驗。

某大飯店俞總經理之愛子,數年前獨身赴美,攻讀鋼琴學位。

畢業後舉辦演奏會,一舉成名。

於是邀請者踵至,演出日無虛夕。

夜半返寓,必覺胃脘疼痛,漸至每夕演畢即痛,痛勢甚劇,持續二、二三小時方始緩解。

在彼就診多次尚未有明確結論,予服之藥,價極昂貴。

然服後僅能減痛,不能全愈。

巧值應邀回滬演出之機,經友人介紹,由其母陪同前來就診。

診得兩手脈弦強不和,舌質淡白,苔薄而淨。

據證據脈,當屬木旺犯土之候。

詢其得病之因,彼則曰:「人而無名,自由自在;一經名噪,重負難釋。」

寥寥數語心聲,不言病因而病因正在言中。

余思此證病發於精神緊張之後,加之脈象弦甚,是肝鬱不舒,致肝經氣火亢盛,橫越而克犯中土之象。

治法惟宜疏肝泄木,扶土止痛之法。

當今名醫張鏡人先生之安中和胃湯,雖不為此證設,而移用之恰極合拍,於是書方與之:


柴胡9g炒白朮芍各9g黃芩9g丹參9g甘草3g太子參9g製香附6g生穀芽12g徐長卿15g


當日服一帖,夜間痛即不作。

連服七日,疼痛遝然。

為鞏固療效計,又服七日後停藥,則脘痛始終未作也,且白晝精神情志亦較前大為寬鬆舒暢。

嗣後帶方返美,為事業之騰飛而繼續奮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3: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1 編輯

飲證說約


人體水液輸布失常,停積於某些局部者謂之飲證。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篇,將飲證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類。

四者之區別在於:痰飲緣由脾胃陽衰,水飲停蓄於胃,下走腸間,故感瀝瀝有聲。

懸飲為水飲流於脅下,致使三焦之氣機受阻,陰陽升降失其常度,咳則激動,停飲而發為「咳唾引痛」。

溢飲為水飲浸潤四肢肌表。

而支飲則飲邪阻於胸膈之間,肺氣升降失司,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

此外尚有留飲與伏飲。

留飲乃飲邪久留不去之病證,至其症狀:如飲邪留於心下則「背寒冷如掌大」;

飲留脅下則脅下痛引缺盆,咳則增劇;

飲留胸中則見短氣、口渴;

飲邪流注關節則四肢歷節痛。

伏飲為飲伏於內,為外邪引動而發之病證,可見發熱、咳喘、腰背疼痛、目中淚出、發劇時身體振振動等證。

將仲景上述之論述加以歸納分析,痰、懸、溢、支之四飲,其區別主要在於發病部位,而留伏二飲,尚兼病久邪留不去因素。

依據前人經驗將飲證以三焦劃分,似更簡捷。

如飲在上焦者,則見心肺證候:在肺則為咳為喘;在心則為悸為眩。

如飲在中焦者,病見於胃、胸脅、四肢。

在胃則飲食不消或發嘔吐;

在胸脅則脹痛或背寒冷如掌大;

在四肢則歷節疼痛或癱廢。

飲在下焦者則見腸及臍下證候,如飲走腸間則腹中瀝瀝有聲,或下利涎沫;

飲在臍下則臍下悸。


飲邪之診斷,除上述主要症狀而外,其脈象亦較特殊,痰、懸、溢、支四飲多以弦脈為據,而留飲則「脈沉」。

至於飲證之治療,仲景示其大法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余臨證所見飲邪為患諸證,其症狀、脈象之辨別,不離於仲景,亦不盡拘於仲景。

今舉飲蓄中焦一例以作說明。(飲在上焦者見小青龍湯治咳喘條)

幹部宋某,男,年逾知命,形極肥胖。

於1976年4月初來診。

據云病起於二月之前,中脘脹滿,心胸瞀悶異常。

須不時以手撫摩,仍覺終日不適。飽餐後脹滿略有增加,並不疼痛。

切其脈,沉而細。

先哲每謂瘦人多火,肥人多痰多濕,亦多氣虛。

姑從虛脹立論,投香砂六君湯,三劑未驗。

余反復推究其病情原委:得食則脹滿有加者,非虛證,乃實象也;

觸按患處不適反甚者,亦非虛證而是實象也;

服健脾運中之劑不見好轉者,更非虛證之徵也。

復為細檢,脘中雖滿,而按之仍軟,亦不見有積塊;

飲食能進,不見阻礙,胃中必非有形之物,疑是痰飲為患。

疏平陳湯加生薑。

方為:

厚朴9g製蒼朮9g陳皮6g炙甘草3g半夏9g茯苓9g生薑三片服一帖後,脘中大舒。

晚間興至,抱孫看戲,胃部久受壓迫,又覺難受。

次日復來詢問,囑原方再進,服至第二帖,脘中攻撐作脹,泛泛欲吐。

移時竟得大吐,吐出水液半面盆,不雜食物。

心中懼甚,速往區中心醫院急診,因已無症狀可見,僅予注射葡萄糖一支,囑回家休息。

一宵後自覺脘中異常舒適,通體輕快,即放棄病假繼續上班。

復以健脾和胃之劑以善其後,直至退休後病逝,將近二十年病未再作。

按:患者嘔吐痰飲之前日,余曾診其脈。

原本沉細之中,卻見左寸關浮滑,一時不解其意。

其實飲邪已有上逆、外行之勢,是故陽脈既浮且滑也。

患者飲踞胃腑,理當胃氣逆上而後嘔吐隨之,脈象之預兆,亦應見於胃部方是,何以見於左手寸關?

夫左關乃肝膽之位,脈由沉細而變浮滑,是少陽膽氣受藥物衝動,發越而逆行向上所致。

土受木制,膽木逆甚則胃氣隨之。

故由膽氣先逆而隨之以嘔吐,飲邪吐去則胃脘暢達,木氣舒展而病癒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5: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2 編輯

肝炎雜說

 

【一、中醫認為肝炎多與濕濁內蘊有關】


肝炎之病無論屬於何證,多與濕濁內蘊相關。故其治療,亦無不以理濕為之重點。

有症狀不明顯,由化驗而確診之肝炎患者,四診亦無明顯濕濁見徵,以清化濕熱為治多能獲效。

此症西醫名日肝炎,而中醫定其病位不全在肝。

其中黃疸型者與肝膽關係較為密切,明代《景岳全書》「黃疸」篇中已云:「膽傷則膽氣敗,而膽液泄,故為此證。」

已初識黃疸與肝膽損害有關。

無黃疸型所蘊濕濁,雖亦不離於肝,然多關乎脾胃。

《內經》論脾胃之生理功能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則脾胃為人體水液代謝之關鍵臟器。

若脾胃運化水濕之功能稍有障礙,於氤氳彌漫之濕濁不能廓清時,則易斂本病。

故余治肝炎,除急性期濕熱較盛者及不宜健脾者外,於辨證方中均加白朮,脾胃健運則濕濁易化,濕濁化盡則肝復其常矣。

且仲聖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而張景岳之見解更為直捷:「肝脾俱實,單平肝氣可也;肝強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

此法對於甲型慢遷肝而現中氣不足者更為有效。

中氣虛甚者,黨參、黃耆、苡仁、扁豆之屬亦可酌情加入,無須過慮「濕熱不可補」之說。

蓋此時雖有濕邪留著,已是「強弩之末」,難穿魯縞矣。

正須扶其正氣,以除餘邪。

倘患者中土猶健,而氣血陰陽有所不足,或肝腎心肺功能有虧,亦宜於辨證方中參入相關調理之品。

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猶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7: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2 編輯

二、薑春華老師治慢性肝炎恢復轉氨酶方


薑春華老師生前曾授余治慢性肝炎恢復轉氨酶方,藥物甚簡,僅七味:


黨參、太子參、黃耆、杞子、垂盆草、田基黃、白花蛇舌草。


師囑曰:連服2~3月,轉氨酶漸可復常。


初得此方余未著意,至八十年代初有衛姓幹部前來諮詢,謂其子兩年前高中畢業,報考大學成績合格,不意體檢時查得GPT高達100以上,昔年曾患肝炎,當時已經治癒,後未復查。

由是名落孫山,不得不邊服藥,邊復習,邊打工。

一年後再度報考,成績確佳,體檢又因GPT升高被黜。

及至第三年離高考僅有一月時,先自行至醫院化驗,GPT為70u以上,其父急來商治。

當時余未見患者,無法面診,詢知肝功能化驗時除GPT以外,其餘項目基本正常。

患者體力尚可,三年來打工不輟,有時稍感疲勞而已,並無其他見症。

余思患者病已多年,惟薑老師此方最為合拍。

方中垂盆單、田基黃、白花蛇舌草,均具化濕清熱、恢復肝功能之功。

久病肝炎中氣必虧,肝腎易傷,黨參、太子參、黃耆、杞子以益氣健脾、滋養肝腎。

全方扶正祛邪、虛實兼顧,可謂的對之良方。於是錄方與之。

一星期後其父來告:GPT已降至50余。

又一周降至40余,第三周恢復正常。患者堅持服藥至高考體驗時,順利通過化驗關,高榜題名而得遂升學之願。

由此病例治療得效,余始識此方看似尋常實非尋常,以後用治慢性肝炎多節節應手,故告之同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8: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4 編輯

三、大柴胡湯治療黃疸肝炎

 

大柴胡湯出《傷寒論》,為治少陽陽明兼病之方。

當今辨證治療膽道疾患如膽囊炎、膽結石、膽道蛔蟲症等,每收捷效。

肝膽相為表裏,甲膽乙肝同屬於木,不僅於病理上可互相影響,且治法與譴方用藥亦多相通之處。

如大柴胡湯治黃疸肝炎,其利膽退黃之力恒在諸方之上。

乃因黃疸肝炎不僅熱鬱肝膽,且兼腸胃濕濁蘊結。

木士同病。

或竟緣脾胃濕熱、薰蒸肝膽,反侮其所不勝而成病,故治法亦宜兼顧肝膽脾胃,既行清肝解鬱,亦瀉陽明裏實。

據於此種機理,則大柴胡湯自屬不易之方。

余治陳媼,曾患無黃疸型肝炎,經西醫治後因症狀消失,遂不介意。越數年忽發黃疸,全身色黃如染柏汁,急送某醫院,入院僅數日即通知出院。

於是轉入專科醫院,化驗血清膽紅素為567μmol/L,GPT150u/ml(其餘化驗資料不詳),該院診斷為阻塞性黃疸肝炎。

經用多種最新高效藥物及激素,黃疸持續不下。

病房主任謂乃夫曰:「進來容易出去難,生還希望僅50%。」

傭工為其擦身,盆水色呈深黃,家屬深為憂慮到處奔走求治。

得余友人之助,一再強余為治。余允勉為盡力,未許必效。

診見患者全身膚色金黃,神疲乏力,慍慍泛惡,胃納尚可而脘腹不舒,頭痛心煩,右脅痞滿,大便數日一行,情緒壓抑,畏恐特甚。

左脈大而兼遲澀,右脈按之軟,舌淡苔白而乾,中心至舌根呈灰黑色。

據此脈證為肝膽濕熱蘊結,疏泄之令不行,以致肝鬱氣滯,犯胃則脘脹便秘,侵脾則中氣消損,運化失健。

治法當疏肝清熱、利濕消黃、兼益氣扶中、健脾化濁。

擬大柴胡湯加減。

方為:


生黃耆15g太子參9g柴胡9g生大黃6g(後下)赤芍9g炒枳實9g薑半夏9g鬱金9g茵陳30g厚朴6g黃芩9g白英30g


上方服6貼後血清膽紅素由567下降至480。

皮膚黃染明顯消退,眼結膜黃色消退過半。

胃納轉佳,精神愉悅,舌上灰黑之苔亦除。

惟上下腹脹滿不適。

在上方中加入萊菔子、蘇梗、山豆根(9g)等,服7帖後膽紅素下降203。

但見兩手振顫難以持物,於原方中減去山豆根,振顫即止。

以後隨證加減,服16帖膽紅素降至9r7,以後逐漸下降。

患者於治療期間曾出現較為嚴重之中樞神經症狀,頭痛、失眠、心煩易怒、驚恐畏懼,甚至聞及雷聲而鑽入床下。

因而不得不更方予服數周。

神經症狀控制後,右眼球結膜充血嚴重,又經三星期始得漸消。黃疸消退後胃納極佳,難免進食海鮮,致化驗資料曾多次波動於正常值上下。

總之該患者之治療頗費周折,方藥之中大黃有斬關奪隘之應,藥後大便日行二、三次,成形而質軟,通暢無阻,則自覺胸腹寬轉,舒適異常,一日不便則腹中悶瞀。

曾有一度大黃用至9g也不更衣,不得已加芒硝1.5g沖服,大便即暢,如芒硝加至3g則覺腹痛。

山豆根一藥,醫刊報導加入對證方中消除黃疸極有效用。

本例患者兩次加用皆見大效,然兩次均見雙手振顫,停用後振顫即止,其中原因尚待探索。

此外,方中白英不惟清熱解毒,亦擅利膽退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49: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5 編輯

四、草藥治肝病


俗語云「草藥一味,氣死名醫」,草頭方藥簡效宏者真有不可思議之妙。

《本草推陳》載有治肝炎方,僅用神仙對坐草、三白草、積雪草三物。

因余習慣使用傳統中藥,此方雖屢見之而終不曾用。

今年元旦甫過,有某單位孫科長之子忽患肝炎,GPT329,γ一穀氨醯轉肽酶155(正常值為0~50)。

總膽紅質20,二對半化驗中三個陽性:表面抗原、e抗原和c抗體均為陽性。

孫科長家境清寒,愛子而立之年尚無正式工作,因而用藥務求效高價廉,余即思及上方,三白草藥店無貨,改用垂盆草,更加茵陳、平地木、方為:

神仙對坐草30g垂盆草20g積雪草20g茵陳20g平地木20g

服藥3劑復查GPT71,γ-穀氨醯轉肽酶77,其餘項目均已正常。

又服10劑,再次復查,所有化驗專案全部正常。

患者脈略弦,舌偏紅,苔則薄白。

即於原方加生地12g、麥門冬9g囑服一周以資鞏固,從此竟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0: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6 編輯

五、茵陳四苓散的應用

 

傳統中醫治黃疸,有通利大小便之法,已早為醫家所慣用。

仲景之茵陳蒿湯為化濕祛濁之代表方劑,現制成「茵梔黃」成藥,於甲肝流行期間業已建立功勳,蜚聲醫林矣。

至於利尿祛濕以治肝炎之代表方,可借用仲景之五苓散加茵陳,熱重者去桂枝之溫熱,即用茵陳四苓散也。

據三十年代太倉名醫王雨三汝霖氏之經驗,用此方之指徵,須見「身熱口渴,小便赤澀,左脈沉弦者」始為合轍 。

余於1989年夏診一高中男學生,於大考後即得甲肝,自覺倦怠納差,小便色黃如染,其區中心醫院囑其住院治療三個月,而其暑假僅四十天,為不影響學業謝絕住院,至余處門診,並要求於暑期內將其治癒。

余診其脈恰巧左脈沉弦,但無身熱之象,故去桂枝,僅投茵陳四苓湯方,藥僅五味,服及一周,體力復原,小便轉清,服三十劑復查,肝功能恢復正常,後即安然無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1: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7 編輯

六、慢性肝炎的治療


慢性肝炎病人,可見肝腎陰虛兼以濕濁留滯,故治法亦須兼顧,既護肝腎之陰以固其本,又祛濕濁之邪以除其標,本固標清,病多可愈。

然育陰祛濕之方王道無近功,不可急於求成,但使藥病相當,久服自效。

余治盛女士,年僅三十又三。

於1987年2月生育後即患肝炎,GPT200u以上,經住院治療三月後降至正常。

而其餘化驗指標幾乎全部失常,醫囑長服益肝靈及維生素E,遷延兩年,病情依舊,屢欲復工而不能。

1989年3月27日餘處初診。

自訴患病二年,兩脅之痛纏綿不已,夜寐則盜汗淋漓;

夢擾紛紜;

白晝,巔頂及兩太陽穴疼痛常作,夜間則疼痛轉向心口;

體倦乏力,口乾飲水不解,胃納極差;

大便乾結艱澀,非服通便之藥不能行;

月經數月未至;

面色灰黃,呈明顯慢性病容。

脈左小弦帶滑,右脈細軟。

舌偏紅,苔薄而膩。

據此脈證,為濕熱鬱於中土脾胃,反侮其所不勝,致肝木受殃,濕熱久蘊傷及肝腎陰分,遂至調治兩難。

蓋納差、便結、面濁、苔膩,均為濕熱蘊蓄中焦使然。

而脅痛、盜汗、頭疼、舌邊色紅,為肝膽濕熱之象。

體倦、口乾、經汛衍度,乃屬肝腎陰虧。

至於脈象,右脈細軟為痰飲濕濁留蓄腸胃,左脈小弦為肝腎陰虛內熱,弦滑為痰熱,於此則主濕熱傷肝。

及其治法,當以芳化濕濁與育陰護肝並重。

擬方苡仁、茯苓、佩蘭、川朴花、蔻仁、半夏以芳香化濕兼扶脾胃;

以石斛、女貞、鱉甲、牡蠣養陰護肝,合鬱金、川楝子軟堅散結、疏肝解鬱。

其方即為:


佩蘭12g生炒米仁各15g茯苓15g川朴花3g蔻仁3g半夏9g石斛12g炙鱉甲15g(先)生牡蠣30g(先)女貞子12g川楝子9g鬱金9g


以上方加減先後服用五十餘劑,諸症遞解。

肝功能化驗多次正常,遂於六月上班復工,隨訪四年未有反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2: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7 編輯

七、肝病脅脹的治療


肝病無論急慢性肝炎抑或肝腫大,恒見右脅痞脹疼痛一症。

推其機理,總以濕熱阻滯於肝經、肝鬱氣滯或由氣及血,血行不暢而致瘀結肝絡等,最為臨床所習見。

急性期間投以疏肝清熱、化濕和中之劑,肝功能恢復則肝痛亦漸消失。

慢性及遷延性肝區疼痛常多持續纏綿。

至於用藥,氣滯者無非柴胡、香附、川楝子、青陳皮、枳殼之類,而血瘀又不外丹參、鬱金、延胡、川芎、桃仁之屬。

理雖如此而其效終難。

某年,余治一慢性肝炎患者,因消化道潰瘍發作較甚,先擬理其脾胃,方中用瓜蔞薤白展中陽以化痰濁滯氣,不意服後肝區疼痛稍然消失,且曆久不發。

自此余治肝病而見右脅疼痛之患者,每於對證方中加入前藥,常收藥到病除、立竿見影之效。

蓋肝病之肝區疼痛,有與胸痹相類似之機理。

余亦曾治一頑固性胸中塞悶病人,諸藥罔效,參人蔞皮、枳實.胸悶頓解。

可見一症自有一症的對之藥,亦屬醫家著意之處。

然《重慶堂隨筆》雖云「瓜萎最潤肝燥」,而傅青主則曰胸中虛而用之者,「心如遺落」,余嘗見虛證胸痹誤投瓜蔞而自覺胸中蕩然無物、吸吸少氣而不知心之所在者。

一物而有利弊如此,此非藥物自身之過,全在醫家之學識技巧而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3: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8 編輯

八、肝病癒後


肝病日久或病雖愈而體質未復,人身氣血陰陽失於平衡,每易漸入損途。

患者常症狀繁多而不知其主症何在,納差神疲,倦怠乏力,心情抑鬱,沉默寡歡。

惟宜詳參四診,仔細推究五臟六腑之虛實,氣血陰陽之盛衰,以及病情進退,服藥機變,綜合考慮用藥方案,始能投劑合轍。

如余治某公司陳經理之室胡氏,45歲。

1988年曾患甲肝,愈後十年間多次復查,除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外,其餘專案均屬正常。

雖然,而常自感不適,時或中脘作脹,時或肝區疼痛,時或腰酸特甚,時或經汛衍期,時或夜寐欠安。

胃納尚可而乏力懶言,稍稍動作,則感體力不支,面萎色黃,精神困倦。

視其脈小而不暢,兩尺均弱而右關稍強。

舌質淡紅,苔薄微帶濁膩。

余辨其病位雖涉及心肝腎脾胃諸臟腑,而主要在於脾胃中土氣陰兩虛,痰食阻滯,肝胃濕濁未淨,而先天腎元已傷。

因而用參朮健脾,沙參養胃,夏貝蠲痰,楂菔消食,川斷、狗脊益腎強腰,佐丹參、半枝蓮、蒲公英清熱化濁兼通肝絡,方為:


黨參20g炒白朮9g南北沙參各20g薑半夏9g象貝母15g山楂9g萊菔子9g狗脊9g川斷9g丹參9g半枝蓮30g蒲公英15g


服三帖,六脈澀象已解,舌上濁苔自除,時覺面熱升火。

原方加生地15g枸杞子12g元參9g。

服一月後至上海鐵道大學附屬甘泉醫院復查,乙肝表面抗原轉陰,其餘項目均正常。

而自覺症狀已逐漸消失,納佳神旺,輕勁多力,面色紅潤,心情開朗。

以後稍有月事不調,予以調理即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5: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19 編輯

頑固腹痛溫肝治

 

某機關幹部張某,於三十開外時,曾患輕度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1985年起常有胸悶歎息.腰酸腹脹。

1986年3月間,上腹及左右少腹隱隱作痛,有明顯壓痛及輕度叩擊痛。

初起時作時止,繼則持續不解,且痛勢遞增,並伴神疲乏力,腰酸肢軟,大便失序(或日行一、二次,或日行三、四次,無有規律。

所下之糞或如蛋花,或如發酵之物,或如泡沫。)多方檢查,病源難明。

中西醫藥日啜不離,其效遝然。

不得已,四處求醫問藥。

路邊草藥亦不惜高價購服,病終不減。

漸見形消面黑,兩眶四周青黃不澤,呈現明顯慢性病容。

同年6月25日來診。

余診其脈左弦細而勁,右弦大而軟,舌淡潤,苔薄膩,余證一如上述。

據四診而論,此證乃肝腎精血虧損,肝木失其所養,寒邪乘虛留滯於肝經,傷犯中州而發為本病。

治法當益肝腎、散寒滯、兼扶脾土。為疏一方:


當歸9g赤芍9g肉桂3g(後下)川楝子9g延胡索9g青皮6g茴香3g木香3g菟絲子9g補中益氣丸30g(包)


服三帖後腹即不痛,惟短氣乏力依然,改以左、右歸丸調本扶元,諸證穩定,半年後至12月間腹痛又作,而大便如常。

診得左脈細而軟,右脈弦細帶澀,因思羅謙甫《衛生寶鑒》之「治疝當歸四逆湯」方,恰與此證相當,遂以此方加菟絲子。

 

肉桂3g淡附片3g小茴香3g柴胡4.5g炒白芍9g澤瀉9g當歸9g延胡索9g川楝子9g茯苓9g菟絲子9g


上方共服二十三帖,偶與補中益氣湯及逍遙散(改湯)間服,竟得腹痛冰釋。

至今十有餘年,從未復發。


按:本案前後兩方辨證用藥一以貫之,第次方溫散止痛之力強於首方,故見效更佳。


羅氏之:「治疝當歸四逆湯方」藥物組成為:肉桂、附子、茴香、柴胡、芍藥、元胡索、當歸、川楝子、茯苓、澤瀉。

張氏之病以腹痛為主症,腹痛部位在上腹及左右少腹。

腹痛特點為綿綿隱痛,時作時止。

根據中醫理論大腹屬脾,少腹屬肝,患者之病位當在肝脾兩經。

據其疼痛特點,可判斷非氣虛即寒邪,而於患者實屬寒邪為多。

病久正氣漸衰,從脈見弦細軟澀而不呈緊象,症兼神疲腰酸,即可推斷。

故於方中加當歸、菟絲子以扶肝腎,即為扶本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7: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21 編輯

腸癰驗方酒煎紅藤飲

 

中醫治腸癰之方,首推《金匱要略》之大黃牡丹皮湯,謂之經方。

此方用藥簡練而配伍精當,然病勢重至有穿孔危險者,則大黃重用恐挺而走險,故恒常多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方以治之。

六十年代中,余得族前輩鄒云翔先生(生前任南京中醫學院院長)編校之《中醫驗方交流集》,書中有治盲腸炎一方,藥極簡易,而煎服之法稍稍特殊。

其文曰: 「紅藤一兩,黃酒兩茶杯煎服。此方是三年前偶然得之,因鄉人患盲腸炎,……聽說有此靈方,就照方三、四服,結果得全生命而愈,近兩年患此病者,都是服用紅藤一兩、酒水各半煎服,確實有效,已治過四個病人,都是痊癒。」

歷年來,余以此方治腸癰或急或緩者十餘例,均能藥到病除應手取效,是以知其為堪經重復之有效良方。

或問:何以此方紅藤用量不多,而療效極高?

蓋關鍵在於酒煎,酒能行藥勢,透經絡,行瘀滯,去膿腫。

在此方中,恰與紅藤相須為用,相得益彰,以建大功。

若遇滴酒不飲之人,純以水煎紅藤服則多無效,此等患者宜改用別法治之,以免貽誤病機而致僨事。

是故不善飲酒者,如酒水各半猶嫌酒多,可少加黃酒一、二匙,多服幾劑,亦能有效,現附驗案一則,以供參考。

女幹部單某,三十七歲。

有慢性闌尾炎史,右下腹小痛常作。

1982年11月17日疼痛劇發,一下午連往區、市三家醫院急診,血檢白細胞逐次遞增至一萬以上,建議手術治療,患者懼而不就。

每日僅注射慶大黴素二次,連續三日,腹痛依然不減。

21日上午來就余診。

余知單素與杜康有緣,逕予酒煎紅藤飲方:

紅藤30g,用黃酒250毫升,浸泡半小時,加適量自來水,然後加熱煎煮,待煎開後三、五分鐘,即倒出乘熱飲服,只服頭煎,不服二汁。

下午另以紅藤30g,如法繼續煎服一次。

至翌日上午又服一次,服三次後,疼痛消失。

為鞏固療效,續服三次(每日一次共服三日),從此痊癒。

按:此方源出何書,余未加考證。

然《景岳全書》早有記載。

該書「新方八陣·因陣」載「腸癰秘方」曰:患腸癰後,「先用紅藤一兩許,以好酒兩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臥之。午後用紫花地丁一兩許,亦如前煎服,服後痛必漸止為效。」

此方至簡,服法至易,而效至宏,可謂驗方達藥矣。

而今時惟用紅藤,不必地丁,是簡之又簡也。

是故余試步《陋室銘》而戲言曰:「藥不在多,有效則靈;方不在峻,愈病則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0:59: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23 編輯

痛瀉要方治痛瀉

 

例一職員薛某,年近四旬。

1972年3月間患泄瀉。

一日三、四次,便下稀溏,腹鳴之聲隔衣可聞。

且不可進食葷腥,稍涉油膩,則便泄次數立增。

某醫院斷為慢性腸炎,服藥未效。

余見其面色蒼白帶青,脈象弦細。

初以為脾虛,予健脾之劑數帖亦未好轉。

後改由他醫給予脾。腎雙補湯藥,連服一月病證依舊。

仍來余處索方,余仔細推敲,反復揣摩。

見患者情志反常,多郁易怒。

且詢知便泄之前,腹中脹急絞痛,刻不容緩;

便泄之時,一傾而出,氣屎俱下;

泄後腹痛全失。

過~、二小時,腹又漸痛,痛又漸重,重極則復瀉。

由此悟及本病為精神性大腸功能紊亂所致,中醫所渭肝旺犯脾之候。

即投痛瀉要方:


炒白芍18g焦自術6g陳皮9g防風4.5g


囑服三劑,並暫戒葷腥房幃。

服二帖後,病情大減,自以為久瀉之後,需補營養,大吃油膩葷物,竟亦未見增病。

服畢又予三帖,仍囑淡食以調之,清心以守之。

從此安然矣。

例二某局黨委徐副書記,初受其職即重任獨肩,辛苦勞碌自不待言。

漸覺腹中氣脹作嗚,時或疼痛急迫,痛輒欲便,得便則痛緩脹減,移時復作如初。

是故大便日行五、六次,然皆成形,並不稀溏。

曾在某區中心醫院診斷為腸炎,服抗生素二十餘日,病不少減。

於1973年5月5日來診。

脈細軟而弦,略偏於浮,指下澄清不濁,舌質淡紅帶嫩,苔薄淨。

審證合脈,顯係木盛犯土,脾受肝制之象。

肝為將軍之官,藏血之臟,體陰而用陽。

謀慮太過,不僅心脾受損.抑且肝氣必滯,肝血必傷。

血虛不能濡養其體,氣滯不能條暢其志,則其用必亢。

犯胃乘脾,勢所宜然。因疏痛瀉要方:


炒白芍15g焦白朮9g陳皮12g防風4.5g


服二帖,諸證如失。


按:痛瀉要方乃劉草窗治肝脾不和、肝旺犯脾而致泄瀉之名方。

余臨證中每遇此證,即用此方,投劑輒應。

然所見症狀及術芍用量,諸書不一,與余臨證所見亦不全同。

欲明此二者,先須識得本方治病之機理。

江西中醫學院張海峰顧問分析本方極為透徹:「本方配伍的重點是抑木,本方主治腹痛泄瀉,痛則欲便,便則痛減,腸鳴脈弦,一派肝氣橫逆、乘克脾土的症狀,脾土受害是明顯的,但不一定是虛象」。

據此認識,方中諸藥之用量,應以抑木止痛之白芍為君,制肝解痙,使驕者挫,橫者平。

以疏調脾胃滯氣之陳皮為臣,白朮、防風佐之;

若兼風氣內盛,鬱滯不散者,則以防風為臣,白朮、陳皮佐之;

如脾虛之象顯著者,則臣以白朮。

《成方切用》引吳鶴皋(景岳同)方用白朮三兩,白芍二兩,陳皮兩半,防風一兩。

白朮重於自芍,似與肝旺犯脾、木強而中土受制之機理不合。

當屬土虛為甚、木旺次之者所宜。

雖同是土虛與木旺,而病之因果不同,而用藥之分量亦隨之不同,是謂隨機應變者也。

《湯頭歌訣》用白芍四兩,白朮三兩,陳皮兩半,防風一兩。

適用於木氣強盛而兼脾虛之證候。

本方證候特點首在於痛與瀉。

初起腹中綿綿作痛,腸鳴回轉,愈痛愈劇。

痛甚則瀉,瀉下極爽,有時氣屎俱下,一傾而出。

瀉後腹痛顯減,移時復作如前,痛甚再瀉。

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一日數次,多則十餘次。

此因肝氣鬱而不伸故痛,鬱甚則痛甚,鬱極從大腸奪路而出故便泄。

泄則肝氣暫疏,故腹痛頓挫而暫緩。

此其一。


其二,此病之起因,每與精神情志關係密切,故患者發病前,往往具有精神情志變動過程。


其三,痛與瀉雖甚雖久,而患者每每胃納不減,體力不衰。

自有別於中土虛弱之慢性腹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1:00: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24 編輯

便秘良藥決明子

 

便秘不通原因甚多,治法也因之而異。

如熱秘用麻子仁丸,氣秘宜六磨湯,氣虛須黃耆湯,血虛則潤腸丸,陽虛投濟川煎等。

其中肝火內鬱而致大便不通者,古方有更衣丸,以蘆薈,朱砂為劑,藥性較峻,易傷脾胃,且朱砂內藏汞質,久服非宜。

而決明子味甘性微寒,炒焦後甘香悅脾,具清肝明目、解暑通便之效,可久服無虞,允為便秘不通之良劑。

還能清肝熱、降血壓、化脂質、消肥胖,則開通地道僅為其諸般功效之一端而已。

且決明子於通便諸藥中,性味平和,無明顯副反應,虛人、老人及稚童皆可服用,亦不僅限於肝熱便秘。

決明子治便秘乃今人之發明,集中藥大成之《本草綱目》亦不載決明子具有通便功能。

決明子善通便秘之報導余首先於《本草推陳》:「慢性便秘及卒中後頑固便秘:用決明子一斤炒香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日三回,每回一錢,連服三、五天,大便自然通順,且排出成形糞便而不泄瀉。此後繼續每日服少量,維持經常便通,並能促進食欲,恢復健康。」

用上述方法治療便秘效果確切,服法亦甚科學,以丸劑緩治更能潤腸而不傷正氣,但制用不易。

故恒常服用可以適量決明子泡茶飲服,每次10g左右,可視大便通暢程度而增損其用量,以適應本身之情況為宜。

余於數年前治一晚期腹腔癌患者,大便不通數日,忽覺腹中急迫難忍,但登圊又不能排便,不得已於居室內轉展躑躅,直至夜深仍不得通。

急電告余,患者自知腸道多為腫瘤侵蝕損壞,恐用力不當致成意外,故不敢過分努責,要求授予速通大便之方。

余躊躇再三,回電囑其家屬急購炒決明子60g。

此時已近子夜,其妻幸得藥店值班人之幫助將藥購回。

囑先以30g加水一大碗,煮成濃汁約大半飯碗,吹冷與飲,服後腹中微微躁動鳴響,便仍不下,腹脹如故。

一小時後再次來電求助,余囑將剩余之30g和入首次藥渣中,加水再煎再服,服後半小時許,竟得暢解堅硬粟子糞數十枚。

腹笥寬轉,痛苦盡失。

患者於半年後病故,但自服用決明子以後未再便秘。

由此可知決明子之通便也,小病可醫,大病亦可治;

壯盛者可施,虛衰者亦可投。

其性緩而不傷正氣,其效速而不致瀉痢,誠為醫門之上品,通便之良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30 01:04: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左輔 於 2012-11-3 16:28 編輯

填精益腎療骨疾

 

中醫學將人體之五官九竅、四肢百骸及組織器官,類比歸納,分屬五臟,其中骨屬於腎。

人身以骨為其支架,以脊為之支柱。

人無骨則形體不立,臟腑失其維繫,肢節無以運動。

且骨髓為涵育大腦與經絡(尤其督脈)之源,因而骨於人體生命活動中具有至關重要之特殊作用,故《內經》將骨歸屬於「先天之本」之腎,其理至深。

即顯示骨與腎臟之精氣密切相關。

《黃帝內經·素問》曰:「腎藏精、主水」、「腎之合骨也」、「腎生骨髓」、「腎不生則髓不能滿」,又曰:「腎氣熱,則腰背不舉,……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以上經文明確闡明「腎主骨」之生理病理,指出骨髓充盈與否,取決於。

腎氣之盛衰。

中醫病因學將致病原因歸納為內因、外因與不內外因,三者皆能侵襲於骨而生骨病。

外因如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

內因如氣、血、痰、火、濕、食等六鬱;

不內外因如房室、金刃、勞力負重、外力損傷之類,均可導致骨痹、骨痿、骨疣、骨質傷損等種種骨病,然病因不同,病機自別,治法亦當隨之,何以獨謂填精益髓以療骨疾?

蓋腰為腎之腑,而腰背又為脊柱所居之地,腰痛每與脊骨有關,故本方引用昔賢腰痛之論以辨骨病與腎精不足、真元虛衰之關係。

如張璐玉於《張氏醫通》卷五「腰痛」門中曰:「《內經》言太陽腰痛者,外感六氣也。言腎經腰痛者,內傷房勞也。假令腎臟真氣布護,六氣焉能為害、惟腎臟虛傷,膀胱之腑安能獨足?又有膏粱之人,久服熱劑,醉以人房,損其真氣,則腎臟熱、腰脊痛,久則髓減骨枯,發為骨痿。此為本病,其有風寒、濕熱、閃挫、瘀血、滯氣、痰積,皆為標病,而腎虛則其本也。」

指出骨病經久,雖有實邪,宦從本治,須以腎虛為其根本,以填精益髓為其主要治法。

又如《景岳全書》論腰痛證舊有五辨:「一曰陽氣不足,少陰腎衰。二曰風痹風寒,濕著腰痛。三曰勞役傷腎。四曰隧墮損傷。五曰寢臥濕地。」

但是,景岳一轉筆鋒,直捷而言口:「腰痛之虛證十居八、九,但察其既無表邪,又無濕熱,而或以年衰,或以勞倦,或以酒色斫喪,或七情憂鬱所致者,則悉屬真陰虛證。」

景岳之見與石頑相同。

腰痛骨病雖致病之因有種種不同,而究以腎虛居多,故以填補真陰為治法之根本。

據於上述,可知骨病不異與人體其他諸症,三因均可導致骨病,而骨病與腎虛具有特殊之內在關係,故治療骨病之根本關鍵,在於填補精髓以滋養先天,但使腎臟精氣充足,骨髓盈滿,則骨得所養而骨病自已。

目前臨床常見之骨質疏鬆與骨質增生兩症,初看似相徑庭,細審病機及治法,仍不越腎主骨生髓之基本原理。

 

骨質疏鬆症。

此症常見於老年病人,年老之人腎氣漸衰,真精虧乏,骨失濡涵滋養,使骨質鬆脆而致本病。

其證常見身材漸漸變矮,俗渭「老縮」。

脊柱彎曲畸形,不得已只能傴僂以行,弓背垂腰,僅能策杖緩步。

由於重心不正,加之骨質鬆脆已少承受之力,行走常易跌倒,且易骨折。

骨折多見於腕部及髖關節處,僅需輕度外力即可導致骨折發生,脊柱還易發生壓縮性骨折。

此外骨質疏鬆症患者平素常有骨酸疼痛等見症。

脈細弱,或大而無力,亦可兼見弦脈。

舌質多淡或淡胖,苔多薄白。

以上見證都與腎臟虛衰、精虧陽弱有關。

縱有外邪、傷損、瘀血、痰涎等因素,終屬誘因,即使須用祛邪、消痰、化瘀等治標之法,只宜暫用,不可常服,或與補腎之法同用,標本兼顧。

補腎以填精益髓、溫腎壯骨為法。

余臨證每以黃耆、黨參、白朮、當歸、白芍、熟地、杞子、狗脊、川斷、杜仲、淮牛膝、蓯蓉、製首烏、三七粉等藥物選擇組方。

如陽虛較甚者,益入肉桂、附片,或兼用右歸丸。

如無明顯陽虛之象,以上方合左歸丸或健步丸(原為丹溪之虎潛丸),隨證加減,久服自效。
 

骨質增生症。

此症亦為老年人常見之病,故謂之退行性病變。

本病與骨質疏鬆症形成之根本原因基本一致,亦因人至老年,肝腎精血虧損,筋骨漸失所養,而於承重部位,骨之代償能力甚強,於是骨邊緣形成骨質增生。

骨質易於增生之部位,常見於頸部、手腕、髖骨、膝部及踝骨關節等處,此處活動度大,負重時易受重力壓迫,骨邊緣易於摩擦而生骨贅(亦稱骨刺)。

骨贅形成之後,易對周圍肌肉、神經等組織產生壓迫,故其主症為關節疼痛,患處關節可見腫脹、僵硬、活動時亦可聞及摩擦音,聽到「喀喀」響聲。

本病於天氣變化或局部關節負重過甚時,可見症狀加重。

或因骨刺壓迫神經,或因腫脹之韌帶等軟組織壓迫神經、可引起臂叢或坐骨神經痛。

病久者可致肌肉萎縮。骨質增生發生於頸椎及腰椎者,渭之頸椎增生及腰椎增生,今時此類患者人數極多,故治療骨質增生症之重點,即在於治療頸、腰椎病變。

本病與骨質疏鬆症同屬肝腎精血虧損,以致筋骨失養之病,因而其治法及所用方藥,亦相近似。

但骨質增生症易夾六淫外邪或六鬱內傷等因素,常表現為虛中夾實,故用藥時常須兼顧。

如確係邪實者,亦可先事祛邪以治其標,待病解之後,再擬治本以鞏固治療。

余治本症之常用藥為:

太子參、炒白朮、當歸、白芍、狗脊、續斷、杜仲、淮牛膝、骨碎補、威靈仙、延胡索、木瓜、紅花、雞血藤、葛根、羌活、生地、天冬等品。

腎陽虛者.肉桂、附子亦可適當加入,而真陰不足者,又當以調養肝腎精血為先,宜以六味、左歸等方為其主體。

余治骨質疏鬆症,投以前述方藥,大多即可見效,惟療程較長,須有耐心。

而所治頸椎病例中,有一特殊病例兼患肺結核及附睾結核,屬陰虛內熱體質,不能稍參益氣及溫腎之品,試以天門冬少量煎服,則不僅潮熱不作,咳嗽漸減,且頸椎寬展舒適,稍稍益入生地、山藥、茯苓等品,效亦佳良。

此病之形成,據患者自述,乃因宿疾至市郊一名醫處求診,醫投大劑生地、麥冬、女貞子、墨旱蓮、磁石、夜交藤、合歡皮、砂仁、沉香等味,服十數帖後漸見手麻,嗣後頸椎及胸椎上段疼痛,痛勢甚劇。

此時精神萎頓,胃納極差。

見家中有燒就之蓮肉紅棗,隨取少量食用,食後精神胃納轉佳,頸中疼痛大減,頸部轉動自如,即每日煮食,及至用蓮肉、紅棗各1000g時,食後即見頭痛內熱,遂停食,此時頸胸椎疼痛已消,惟增生處依然如故。

余揣此例雖陰虧內熱體質,久病陽氣亦弱,用大劑養陰鎮攝,損其陽氣,傷及肝腎,遂至頸椎病變。

而後患者稍涉女貞、旱蓮、金銀花等克伐之品,頸椎立疼,手指立麻,而用參、耆、杞子等品則頸椎舒適,手麻消失。

但如用生地、麥冬、天冬、菊花、桑葉等養陰清熱而不損陽氣之品,頸椎之疼痛與不適同樣好轉。

由是而知骨質增生之病,確與肝腎相關,雖多數偏於陽弱,宜於溫養,而陰虛者亦可致病,總由肝腎虧損,陰陽失調而成,溫腎、育陰不可一概而論,本篇所述,不過通論而已,具體病例尚須辨證施治,切莫一方遍投.草率從事。

另有一例腰椎增生患者,因騎車過久及感受寒邪等因素,突發腰腿疼痛,致兩足痿廢不能著地,且原有隱性糖尿病宿疾。

患者緣不能行走而恐懼不勝,連連急電促余疏方。

余兼顧兩病,列於一紙,藥用黃耆、熟地、山藥、蒼朮、元參、杜仲、淮牛膝、紅花、丹參、當歸、炒白芍、威靈仙、地龍、接骨木等,先後三方,服藥二十餘劑,腰腿疼痛消失,兩腿恢復正常功能。

至今已兩年有餘,生活起居一如常人。

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林先生,年過知命之後,時感腰脊酸痛,經市一醫院檢查確診為腰椎增生肥大,雖服藥無虛夕而病情依然發展。

漸至不能直立,站必彎腰曲背,走則僂俯以行,腰肢牽強難以轉側,深以為苦。

兼見畏寒怯冷、四末不溫、陽痿早洩、納少神疲。

余診其脈左手細而無力,右雖稍大而按之豁然,兩尺沉細。

舌質淡胖,苔薄白微膩。據其脈證,當屬肝腎精血虧損,陰傷及陽,陰陽俱虛而陽虛更甚之證。

治宜補益肝腎、滋陰助陽以治本,佐以健脾化濕、祛風通絡以治其標。

遂選云翔公治肥大性脊柱炎之腰痛方子服。

原方未予增損,方為:


炙黃耆6g巴戟天9g淡蓯蓉9g金狗脊12g酒川斷9g炒杜仲12g甘杞子12g黑芝麻15g桂圓肉9g制附子3g炒蒼朮4.5g法半夏4.5g雲茯苓9g薏苡仁9g炒獨活3g陳皮4.5g全鹿丸9g(吞服)


上藥每日一劑水煎服。

三月後諸證漸退,腰痛減輕,有時可直立伸腰。

服至半年,見效更佳,腰痛不作,無論站立或行走。

腰脊可自然挺直,余症漸消。

以後改湯為丸,又服數月而病盡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9:31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