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陣新方八略引二和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9 22:2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陣新方八略引二和略

 

 

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

 

凡病兼虛者,補而和之;兼滯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溫而和之;兼熱者,涼而和之,和之為義廣矣。

 

亦猶土兼四氣,其於補瀉溫涼之用,無所不及,務在調平元氣,不失中和之為貴也。

 

故凡陰虛於下而精血虧損者,忌利小水,如四苓,通草湯之屬是也。

 

陰虛於上而肺熱乾欬者,忌用辛燥,如半夏,蒼朮,細辛,香附,芎,歸,白朮之屬是也。

 

陽虛於上忌消耗,如陳皮,砂仁,木香,檳榔之屬是也。

 

陽虛於下者忌沉寒,如黃檗,知母,梔子,木通之屬是也。

 

大便溏泄者忌滑利,如二冬,牛膝,蓯蓉,當歸,柴胡,童便之屬是也。

 

表邪未解者忌收斂,如五味,棗仁,地榆,文蛤之屬是也。

 

氣滯者忌閉塞,如黃耆,白朮,薯蕷,甘草之屬是也。

 

經滯者忌寒凝,如門冬,生地,石斛,芩,連之屬是也。

 

凡邪火在上者不宜升,火得升而愈熾矣。

 

沉寒在下者不宜降,陰被降而愈亡矣。

 

諸動者不宜再動,如火動者忌溫煖,血動者忌辛香,汗動者忌蘇散,神動者忌耗傷,凡性味之不靜者皆所當慎,其於剛暴更甚者,則又在不言可知也。

 

諸靜者不宜再靜,如沉微細弱者脈之靜也,神昏氣怯者陽之靜也,肌體清寒者表之靜也,口腹畏寒者裏之靜也,凡性味之陰柔者,皆所當慎,其於沉寒更甚者,又在不言可知也。

 

夫陽主動,以動濟動,火上添油也,不焦爛乎?陰主靜,以靜益靜,雪上加霜也,不寂滅乎?凡前所論,論其略耳,而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能因類而廣之,則存夫其人矣。

 

不知此義,又何和劑之足云。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1: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