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四果部山楂】
山楂
一名棠子。
稟木氣而生,味酸,氣平。
入足陽明、太陰經,為健脾胃、消漬滯、行結氣之需。
又能散宿血,化肉積。
兒枕痛之用。
然脾虛不能運化者,多服久服。
愈傷脾胃生生之氣,益增其滯也。
宜同參術兼施,則脾元不損,積滯自消。
然山楂即非戡亂之能,臣復非培元之良相,止堪暫為佐助,化食宿血之需,豈可用為君主,長服攝生之藥,何近世小兒藥中動輒必投何也!山楂,益幼稚,消食積聚,扶產婦,除兒枕痛,消滯血,理瘡瘍,行結氣,健脾胃,祛膨脹。
消宿滯。
用之者以味酸屬甲。
甘則屬己,甲己化土,所以入補脾藥,助其運化也。
消血塊肉積者,以酸能入肝,去其肝藏之血滯也。
肉積者,亦血液之化類耳。
核主催生疝氣。
主治(痘疹合參) 解毒發痘,消食健胃,化痰行結氣,催瘡瘍。
消滯血,有制參之功。
痘疹用之者,以毒由血熱氣滯,藉酸味入肝。
溶化其血毒為膿水也。
然性散血解結,多用則內虛。
若氣虛便溏者切忌,宜去核用,蓋核仁能使作瀉耳。
按:山楂,善去腥膻肉食之積,與麥芽消穀積者不同,仲景治傷寒一百十三方,未嘗用麥芽山楂何也?為其性緩,非亂世之能臣,故但用大小承氣耳。
近世不問肉食積滯有無,一概用之,以為穩當,恐無益即有小害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