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二 諸家脈論附 柯韻伯脈論二則4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5:18: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名醫匯粹 卷二 諸家脈論附 柯韻伯脈論二則41

 

 

脈有對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仄看法,有徹底看法。

 

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澀,有數即有遲。

 

合之於病,則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大為有餘,弱為不足;滑為血盛,澀為氣少;動為搏陽,弦為搏陰;數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對看法也。

 

如浮、大、滑、動、數脈,氣之有餘,名陽,當知其中有陰病陽勝之機。

 

沉、弱、澀、弦、遲脈,氣之不足,名陰,當知其中有陰勝陽病之機。

 

此正看法也,夫陰陽之在天地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

 

知從知隨,氣可與期。

 

故其始也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其始也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是陽消陰長之機,其病為進;其始也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其繼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是陽進陰退之機,其病為欲愈。

 

此反看法也。

 

浮為陽,如更兼大、動、滑、數之陽,是為純陽,必陽盛陰虛之病矣;沉為陰,更兼弱、澀、弦、遲之陰脈,是為重陰,必陰盛陽虛之病矣。

 

此為平看法。

 

如浮而弱、浮而澀、浮而弦、浮而遲者,此陽中有陰,其人陽虛而陰氣伏於陽脈中也;將有亡陽之變,當以扶陽為急務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數者,此陰中有陽,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於陰脈中也,將有陰虛之患,當以存陰為深慮矣。

 

此為仄看法。

 

如五陽脈體不變,而始為有力之強陽,終為無力之微陽,知陽將絕矣。

 

五陰脈雖喜變陽,如忽然暴見,是陰極似陽,知反照之不長,餘燼之易滅也,是為徹底看法。

 

更有真陰真陽之看法。

 

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脈有胃氣,是知不死;所謂陰者,真臟之脈也,脈見真臟者死。

 

然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此又不得以遲數等定陰陽矣。

 

蓋十脈中,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總是病脈,而非平脈也。

 

先哲云:浮而無力為陽虛,沉而無力為陰虛。

 

此道其常耳。

 

然陰虛者必反見陰脈,故陽愈虛脈愈沉。

 

如沉之極而復浮,是微陽欲脫之兆也,若服藥而漸浮,僅得中脈為吉。

 

若忽然而浮,浮而短澀是肺之真臟見,浮而散大是心之真臟矣。

 

陽脈反是陰虛,然陰愈虛則愈浮,如浮極而復沉,是真陰已絕之兆。

 

若服補劑而漸沉,得中脈者吉。

 

忽然而沉,或沉之散澀,或綿綿欲絕者,不可復治矣。

 

此陰陽反作之脈法。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2:57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