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上) 十齊2766】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1:4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上) 十齊2766

 

 

【宣】 可以去壅,薑、橘之屬是也。

 

鬱而不散,宜宣劑以散之。

 

俚之人皆以宣為瀉劑,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通劑。

 

舉世皆曰︰春宜宣,以為下奪之藥,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以春病則人病在頭故也。

 

況十劑之中獨不見吐劑,豈非宣劑則所謂吐劑者乎?《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即宣者升而上之也。

 

以君召臣曰宣,義或同。

 

傷寒邪氣在上,宜瓜蒂散。

 

頭痛,蔥根豆豉湯。

 

傷寒懊,宜梔子豉湯。

 

精神昏憒,宜梔子濃朴湯。

 

自瓜蒂而下皆涌劑也。

 

乃仲景不傳之妙,令人皆作平劑用之,未有發其秘者。

 

予因發之,然則為涌明矣。

 

故風癇中風、胸中諸實、痰飲寒結,胸中熱鬱於上,上而不下,下久則喘嗽、脹滿、水腫之病生焉,非宣劑莫能愈也。

 

【通】 可以去滯,木通、防己之屬是也。

 

留而不行,宣通劑以行之,流通之謂也。

 

前後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黃、琥珀、八正散之屬。

 

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

 

雖通與瀉相類,大率通為輕而瀉為重也。

 

凡麻痺、鬱滯經隧不利,非通劑莫能愈也。

 

【補】 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

 

弱而不足,宜補劑以扶之,補其不足也。

 

俚人皆知山藥丸、鹿茸丸之補劑,然此乃衰老下脫之人方宜用之。

 

今往往於少年之人用之,其極甚矣﹗古之甘平、甘溫、苦溫、辛溫皆作補劑,豈獨硫黃、天雄為補哉?況五臟各有補瀉,肝實瀉心,肺虛補腎。

 

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

 

大率虛有六︰表虛、裡虛、上虛、下虛、陰虛、陽虛。

 

設陽虛則以乾薑、附子,陰虛則補以大黃、硝石。

 

世傳以熱為補,以寒為瀉,雖非一日,豈知苦酸甘辛鹹各補其臟。

 

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善用藥者,使病者進五穀,真得補之道也。

 

若大邪未去,方滿方悶,心火方實,腎水方耗,而驟言鹿茸、附子,庸詎知其所謂補劑者乎?【瀉】 可以去結,葶藶、硝黃之屬是也。

 

閑而有餘,宜瀉劑以除之,泄瀉之謂也。

 

諸痛為實,痛隨利減。

 

經曰︰實則瀉之,其實者散而瀉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

 

惟巴豆不可不慎焉。

 

蓋巴豆之性燥熱,毒不去變生他疾,縱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藥製其毒,百千証中或可一二用之。

 

非有暴急之疾,大黃、牽牛、甘遂、芒硝足矣。

 

令人往往以巴豆熱而不畏,以大黃寒而反畏,庸詎知其所謂瀉劑者乎?【輕】 可以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

 

實而氣蘊,宜輕劑以揚之。

 

風寒之邪始發皮膚,頭痛、身熱宜輕劑或風散,升麻、葛根之屬是也。

 

經曰︰因其輕而揚之,發散所謂解表也。

 

疥癬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輕劑也,故桂枝、麻黃、防風之屬亦然。

 

設感冒傷風頭痛身熱,二日內用雙解散及嚏藥,解表出汗皆輕劑之雲耳。

 

【重】 可以去怯,磁石、鐵粉之屬是也。

 

怯則氣浮,宜重劑以鎮之,鎮墜之謂也。

 

其藥則朱砂、水銀、寒水石、黃丹之類,以其體重故也。

 

久病咳嗽,涎潮於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墜之。

 

故《內經》曰︰重者因而減之,貴其漸也。

 

【滑】 可以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是也。

 

澀則氣著,宜滑劑以利之。

 

《周禮》曰︰滑以養竅。

 

大便燥結,小便淋澀,皆宜滑劑。

 

燥結者,其麻仁、郁李之類乎?淋澀者,其葵子、滑石之類乎?前後不通者,前後兩陰俱閉也,此名曰三焦約也。

 

約,猶束也。

 

先以滑劑潤養其燥,然後攻之,則無失矣。

 

【澀】 可以去脫,牡蠣、龍骨之屬是也。

 

滑利氣脫,宜澀劑以收之。

 

寢汗不禁,澀以麻黃根。

 

滑瀉不已,澀以豆蔻、枯白礬、烏賊魚骨、罌粟殼。

 

凡酸味皆同乎澀者,收斂之意也。

 

咳嗽上奔,以薺汁、烏梅煎寧肺者,皆酸澀劑也。

 

然此數種當治本以去邪,不可執一以便澀,斯為萬全也。

 

【燥】 可以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

 

濕則為重,宜燥劑以除之。

 

積寒久冷,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上下水液澄澈清冷,此為大寒之故,宜用乾薑、良薑、附子、胡椒輩以燥之,非積寒之病不可用也。

 

若久服則變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秘、聾瞽委弱之疾。

 

設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執以為是。

 

蓋疾不作者一二,誤死者百千也。

 

若病濕者,則白朮、陳皮、木香、防己、蒼朮皆能除濕,亦燥之平劑也。

 

若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其味皆苦,苦屬火,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

 

然世相違久矣,嗚呼﹗其獨薑、附之儔方為燥劑乎?【濕】 可以去枯,紫石英、白石英之屬是也。

 

枯則為燥,宜濕劑以潤之。

 

潤雖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

 

經曰︰辛以潤之,蓋辛走氣化液故也。

 

若夫硝性雖鹹,本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涸皺褐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蓋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4:36 , Processed in 0.1250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