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船長駕萬余塑料瓶所建雙體船穿越太平洋】
2010年08月05日 08:05 新浪環球地理。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8月4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 “普拉斯提基”(Plastiki)號于今年3月從美國舊金山出發穿越太平洋,在航行8000海裏後,于上月末成功到達澳大利亞港口城市悉尼。
“普拉斯提基”號是一艘長約60英尺(約合18米)的雙體船,主要用大約1.25萬個再生塑料瓶建造而成。
1.航行中的“普拉斯提基”號
航行中的“普拉斯提基”號
在舊金山海灣的試航中,船員們駕駛“普拉斯提基”號穩步航行。
太平洋探險之旅的領隊戴維-德羅斯柴爾德(David de Rothschild)在“普拉斯提基”號啓航前接受美國國家地理網站采訪時說:“‘普拉斯提基’之旅注定會是偉大的冒險,但我認爲更令人激動的是,它可以激發公衆對如何合理利用塑料用品的大討論。”
據悉,此次海上冒險的目的是爲了激起人們對廢物再利用的意識,號召大家關注海洋生態健康,特別是日益嚴重的海洋垃圾——塑料碎片給海洋環境帶來的污染。
2.“普拉斯提基”號船尾
“普拉斯提基”號船尾
“普拉斯提基”號從舊金山出發,穿越太平洋向澳大利亞悉尼進發時,海水不斷拍擊著船尾。
“普拉斯提基”號用一萬多個可回收利用的塑料瓶建造,而且,這幷不是這艘“垃圾船”上唯一的“環保聲明”。
安裝在船尾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這張照片上清晰可見)爲船員們可持續、“遠離電網”的生活方式提供動力。
“普拉斯提基”號還具有其他諸多環保特點,例如使用風能、拖尾式螺旋槳渦輪、自行車發電機、尿液回收系統、雨水采集系統甚至是水栽花園。
3.船員被海水淋濕
船員被海水淋濕
在歷時128天的海上航行中,“普拉斯提基”號經受住了各種考驗,證明其堅實耐用,適于航海,不過船上的生命却要接受大海的近距離洗禮,比如這個渾身浸透的船員所遭受的考驗。
在悉尼碼頭,“普拉斯提基”號女船長、英國海員羅伊爾說,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是此次航海之旅的最大收穫之一,也是他們試圖與別人分享的普遍客觀現實。
羅伊爾說:“我們許多人幷未感覺到與海洋的聯繫,我們幷未意識到我們的每一次呼吸、喝的每一口水都與海洋存在聯繫,無論我們住在舊金山還是愛達荷。”
4.提供浮力的塑料瓶
提供浮力的塑料瓶
一個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財寶:這句老話用在賦予“普拉斯提基”號大部分浮力的空塑料瓶上或許最爲貼切。
德羅斯柴爾德將“普拉斯提基”號當作“變廢爲寶”的典型例證,向公衆說明合理使用塑料可以將今天的垃圾變爲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同時避免數百萬噸垃圾污染海洋。船員們發現,塑料在太平洋幾乎無處不在,甚至是最爲偏遠的水域。
無數微小碎片(被稱爲“美人魚的眼泪”)進入海底的食物鏈,同時,更大的碎片則會在每年殺死無數的海鳥、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
5.船員添加乾冰
船員添加乾冰
建造“普拉斯提基”號本身就是在冒險——從開始到結束,一共耗費了大約12萬個工時。許多用于建造這艘獨特船隻的技術都是在現場發明的。
在這張照片中,裏奧-維茲曼諾斯正將乾冰添加至一個空蘇打塑料瓶中,以提高其强度用于建造“普拉斯提基”號。
據德羅斯柴爾德介紹,雖然塑料瓶可以回收利用,但真正回收利用的塑料瓶只有大約20%,其他多種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差不多或者更低。
6.“普拉斯提基”號靠近斐濟
“普拉斯提基”號靠近斐濟
攝影師在“普拉斯提基”號靠近斐濟時捕捉到景色壯觀的照片。
“普拉斯提基”號的浮力主要來自于丟弃的塑料瓶,而船體則是用一種名爲Seretex的可循環使用塑料建造。
“普拉斯提基”號唯一沒用塑料製造的部件是桅杆。
爲了這個關鍵部件,德羅斯柴爾德的團隊還使用了再生灌溉鋁管。
這艘船之所以被命名爲“普拉斯提基”號,是爲了紀念挪威冒險家托爾-海爾達爾1947年探險太平洋所用的傳奇越洋船“康奇基”(Kon-Tiki)號。
7.領隊德羅斯柴爾德
領隊德羅斯柴爾德
在舊金山海灣的測試航行中,戴維-德羅斯柴爾德從船艙出來,對“普拉斯提基”號進行檢查。
德羅斯柴爾德是“探險生態”(Adventure Ecology)組織創始人、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新生代探險家。
四年前,他提出建造“普拉斯提基”號以及穿越太平洋之旅,用以表明堆積如山的塑料垃圾是塑料利用與回收不當的結果,本身不是危害健康和環境的“惡魔”。
德羅斯柴爾德說,設計不當導致多數塑料現在仍被丟進垃圾堆或海洋中,而實際上,它或許是可回收利用的寶貴資源。
這種本身可以得到解决的問題正在危害海洋環境。
8.快樂的女船長羅伊爾
快樂的女船長羅伊爾
7月26日,當“普拉斯提基”號被拖至悉尼港時,女船長羅伊爾看上去欣喜若狂。
在一艘很大程度上未得到驗證的雙體船上,船員們經受住了海浪、大風和惡劣天氣的考驗,不僅成功穿越太平洋,還激發了有關如何更合理利用塑料以减少廢物的思考。
羅伊爾說:“人類無所不能,極具創造性,有能力做出改變。我們所有人都能做出改變。”
引自:http://tech.sina.com.cn/geo/science/news/2010-08-05/080538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