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上焦篇 溫毒咽痛喉腫,耳前耳後腫,頰腫18 】
溫毒咽痛喉腫,耳前耳後腫,頰腫,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腫,甚則耳聾,俗名大頭溫、蝦蟆溫者,普濟消毒飲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連,三四日加之佳。
瘟毒者,穢濁也。
凡地氣之穢,未有不因少陽之氣而自能上升者,春夏地氣發泄,故多有是証;秋冬地氣,間有不藏之時,亦或有是証;人身之少陰素虛,不能上濟少陽,少陽升騰莫製,亦多成是証;小兒純陽火多,陰未充長,亦多有是証。
咽痛者,經謂“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痺”。
蓋少陰少陽之脈,皆循喉嚨,少陰主君火,少陽主相火,相濟為災也。
耳前耳後頰前腫者,皆少陽經脈所過之地,頰車不獨為陽明經穴也。
面赤者,火色也。
甚則耳聾者,兩少陽之脈,皆入耳中,火有餘則清竅閉也。
治法總不能出李東垣普濟消毒飲之外。
其方之妙,妙在以涼膈散為主,而加化清氣之馬勃、僵蠶、銀花,得輕可去實之妙;再加元參、牛蒡、板藍根,敗毒而利肺氣,補腎水以上濟邪火;去柴胡、升麻者,以升騰飛越太過之病,不當再用升也,說者謂其引經,亦甚愚矣﹗
凡藥不能直至本經者,方用引經藥作引,此方皆系輕藥,總走上焦,開天氣,肅肺氣,豈須用升、柴直升經氣耶?去黃芩、黃連者,芩連裡藥也,病初起未至中焦,不得先用裡藥,故犯中焦也。
普濟消毒飲去升麻柴胡黃芩黃連方
連翹(一兩)薄荷(三錢)馬勃(四錢)牛蒡子(六錢)芥穗(三錢)僵蠶(五錢)元參(一兩)銀花(一兩)板藍根(五錢)苦梗(一兩)甘草(五錢)
上共為粗末,每服六錢,重者八錢。
鮮葦根湯煎,去渣服,約二時一服,重者一時許一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