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條辨 (八)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177】
(八)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
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十八銖去皮) 芍藥(十八銖) 甘草(十八銖炙) 生薑(一兩三錢切) 大棗 (四枚擘) 麻黃(十八銖去節)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與上條同,上條以脈微而惡寒為陰陽俱虛,此以脈微弱為無陽,兩皆不可更汗亦同,然風為陽,病屬太陽,而曰無陽,誠不可曉,闕疑可也。
或曰,無陽者,謂有疾在陰而無在陽也。
審藥識病,即越婢觀之可知矣,越,逾也過也。
婢,女子之卑者也。
女子,陰也。
卑,少也。
言其人本來虛弱,有宿疾在少陰,少陰之脈本微弱而有不可發汗之義,所以但責其難發汗之過在於少陰,法則謂之無陽,方則謂之越婢,且是湯也。
名雖越婢之輔桂枝,實則桂枝麻黃之合濟,乃大青龍以芍藥易杏仁之變製耳,去杏仁者,惡其從陽而主氣也。
用芍藥者,以其走陰而酸收也。
以此易彼而曰桂枝二,則主之以不發汗可知,而越婢一者,乃麻黃石膏之二物,則是寓微發於不發之中亦可識也。
寓微發者,寒少也。
主之以不發者,風多而宿疾在少陰也。
又況首條末節不可服大青龍以發汗,亦由脈微弱,首條末節者,以太陽中風言也。
此與上二條者。
皆以風多寒少言也。
合而觀之,則無陽之陽義不微矣乎,說者如此,未知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