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補虛藥-沙苑蒺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3 07:1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補虛藥-沙苑蒺藜

 

沙苑蒺藜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豆科草本植物扁莖黃耆或直立黃耆的成熟種子。

 

【性味與歸經】甘,溫。

 

入肝、腎經。

 

【功效】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臨床應用】 1.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洩,小便頻數,耳鳴,腎虛腰痛及帶下等症。

 

沙苑蒺藜功效與菟絲子相近,主治病症亦屬相似,故二藥可以同用。

 

本品與龍骨、牡蠣、芡實、蓮須等藥配伍應用,有固腎澀精的功效。

 

2.用於肝腎不足,眼目昏花。

 

本品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可與菟絲子、枸杞、女貞子等配伍。

 

【處方用名】沙苑蒺藜、沙苑子、潼蒺藜、潼沙苑(曬乾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 1.沙苑蒺藜性溫而柔潤,能滋補肝腎,功與菟絲子相似而助陽的功效稍強,也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

 

2.沙苑蒺藜與白蒺藜是兩種藥物,不僅形態不同,功用也大有差異。

 

白蒺藜有刺,又名刺蒺藜,功能疏肝開郁、袪風明目,無補益作用。

 

故兩者不可混淆。

 

但沙苑蒺藜一藥,在古代文獻中也有稱為白蒺藜的,如《本草衍義》上說:「蒺藜有二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者,開小黃花,結芒刺;一種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馬處,子如羊內腎,大如黍粒,補腎藥今人多用。

 

風家惟用刺蒺藜也」。

 

這裡所說的白蒺藜,就是現在的沙苑蒺藜。

 

因此,宋、明文獻中記載的一些補腎藥方中所用的白蒺藜,其實即是沙苑蒺藜,而不是刺蒺藜。

 

引自:http://www.chinesemedicine.com.hk/disc600big5/upload/viewthread.php?tid=1498&extra=page%3D2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3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2:08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