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貫珠集 厥陰篇 厥陰諸法 厥陰清法五條7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7:1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貫珠集 厥陰篇 厥陰諸法 厥陰清法五條78

 

 

厥陰病。

 

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厥陰之病,本自消渴。

 

雖得水未必即愈,此云渴欲飲水。

 

少少與之愈者,必厥陰熱邪還返陽明之候也。

 

熱還陽明。

 

津液暴竭。

 

求救於水。

 

少少與之。

 

胃氣則和,其病乃愈。

 

若系厥陰,則熱足以消水,而水豈能消其熱哉。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

 

白頭翁湯主之。

 

傷寒自利不渴者,為臟有寒。

 

太陰自受寒邪也。

 

下利欲飲水者,以裡有熱。

 

傳經之邪。

 

厥陰受之也。

 

白頭翁湯除熱堅下。

 

中有秦皮。

 

色青味苦。

 

氣涼性澀,能入厥陰。

 

清熱去濕而止利也。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 黃連 黃柏 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不愈。

 

更服一升。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傷寒熱邪入裡。

 

因而作利者,謂熱利。

 

下重即後重。

 

熱邪下注。

 

雖利而不得出也。

 

白頭翁苦辛除邪氣。

 

黃連、黃柏、秦皮。

 

苦以堅之。

 

寒以清之。

 

澀以收之也。

 

下利後更煩。

 

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下利後更煩者,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

 

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

 

香豉、梔子,能徹熱而除煩。

 

得吐則熱從上出而愈。

 

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傷寒六七日。

 

大下後,寸脈沉而遲。

 

手足厥逆。

 

下部脈不至。

 

咽喉不利。

 

吐膿血。

 

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麻黃升麻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

 

寒已變熱而未實也,乃大下之。

 

陰氣遂虛。

 

陽氣乃陷。

 

陽氣陷,故寸脈沉而遲。

 

陰氣虛,故下部脈不至。

 

陰陽並傷。

 

不相順接,則手足厥逆,而陽邪之內入者,方上淫而下溢,為咽喉不利,為吐膿血,為泄利不止。

 

是陰陽上下並受其病,而虛實冷熱,亦復混淆不清矣。

 

是以欲治其陰,必傷其陽。

 

欲補其虛,必礙其實,故曰此為難治。

 

麻黃升麻湯合補瀉寒熱為劑。

 

使相助而不相悖。

 

庶幾各行其事,而並呈其效。

 

方用麻黃、升麻,所以引陽氣發陽邪也,而得當歸、知母、葳蕤、天冬之潤,則肺氣已滋,而不蒙其發越之害矣。

 

桂枝、乾薑,所以通脈止厥也,而得黃芩、石膏之寒,則中氣已和,而不被其燥熱之烈矣,其芍藥、甘草、茯苓、白朮則不特止其泄利。

 

抑以安中益氣,以為通上下和陰陽之用耳。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 當歸 升麻(各一兩一分) 知母 黃芩 葳蕤(各十八銖) 石膏(綿裹碎) 白朮 乾薑 白芍 天冬(去心) 桂枝 茯苓 甘草(炙各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

 

先煮麻黃一二沸。

 

去上沫。

 

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相去如炊三斗米飯頃。

 

令盡汗出愈。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8:42 , Processed in 0.0937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