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癃閉方 雞湯】
治氣鬱成臌脹,兼治脾胃虛而且鬱,飲食不能運化。
生雞內金(四錢,去淨瓦石糟粕搗碎) 于朮(三錢) 生杭芍(四錢) 柴胡(二錢) 廣陳皮(二錢) 生薑 (三錢)
《內經》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誠以脾也者,與胃相連以膜,能代胃行其津液。
且地居中焦(為中焦油膜所包),更能為四旁宣其氣化。
脾若失其所司,則津液氣化凝滯,腫滿即隨之矣。
是臌脹者,當以理脾胃為主也。
西人謂脾體中虛,內多回血管。
若其回血管之血,因脾病不能流通,瘀而成絲成塊,原非草木之根所能消化。
雞內金為雞之脾胃,中有瓦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有形瘀積可知。
故能直入脾中,以消回血管之瘀滯。
而又以白朮之健補脾胃者以駕馭之,則消化之力愈大。
柴胡,《神農本草經》謂“主腸胃中飲食積聚,能推陳致新”,其能佐雞內金消瘀可知。
且與陳皮並用,一升一降,而氣自流通也。
用芍藥者,因其病雖系氣臌,亦必挾有水氣,芍藥善利小便,即善行水,且與生薑同用,又能調和營衛,使周身之氣化流通也。
夫氣臌本為難治之証,從擬此方之後,連治數証皆效。
治一叟年六旬,腹脹甚劇。
治以此湯數劑,其效不速。
用黑丑一錢炒研細,煎此湯送下,兩劑大見功效。
又去黑丑,再服數劑全愈。
若小便時覺熱,且色黃赤者,宜酌加滑石數錢。
雞內金雖饒有消化之力,而諸家本草,實有能縮小便之說,恐於証之挾有水氣者不宜。
方中用白芍以利 小便,所以濟雞內金之短也。
《內經》謂︰“按之而不起者,風水也。”
愚臨証體驗以來,知凡系水臌,按之皆不能即起。
氣臌則按之舉手即起。
或疑若水積腹中,不行於四肢,如方書所謂單腹脹者,似難辨其為氣為水。
不知果為水証,重按移時,舉手則有微痕,而氣証則無也。
且氣臌証,小便自若,水臌証,多小便不利,此又其明征也。
引自;http://www.jkloha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52:2010-05-25-06-51-20&catid=122:2010-05-25-06-49-40&Itemid=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