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4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二 補養門 補養總論270】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6 18:4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卷十二 補養門 補養總論270

 

 

《素問》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腎者,少陰也,少陰者,至陰也,至者,為極也。

 

少陰者,冬脈所旺,居北而屬水,為寒,為歸藏,為周密。

 

寒中收引拘縮,寒之用也。

 

其病上下所生水液,澄澈冷清者不濁,其氣寒冷,水穀不消化,吐利清冷,為病則如天氣寒而水自清也。

 

《素問》云︰太陽受寒,血凝為瘦。

 

太陰受寒,氣聚為疝。

 

但脈急而寒之象也,急主于痛,故緊急也。

 

《內經》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脈當遲緩,寒毒內郁,洪數為熱,所養心之脈也。

 

寒氣生清,水清就于濕,故以下利清白,此乃腸胃寒,化物失常。

 

熱則壅澀不通。

 

寒勝則火衰,火衰金旺,吐利腥穢,四肢逆冷,堅痞腹滿,屈伸不便,禁固戰栗,謂陰水主之,舒卷不便,診其脈沉伏而遲,病之証也。

 

若身涼不渴而寒,蜷足而臥,惡聞人聲,不欲言,皆陰証也。

 

陰陽停則和,偏則病。

 

如陽氣暴絕,陰氣獨勝,則為寒証,陰氣暴絕,陽氣獨勝,則為熱証。

 

經曰︰陽勝陰虛,汗之而死,陰勝陽虛,下之而死。

 

若陽實外熱,陰虛內寒,陰實內熱,陰虛外寒,陽實伐其陽,當涼膈散、承氣湯主之,陰實伐其陰,當白朮散、四逆湯主之。

 

論曰︰大凡治病,必求標本。

 

受先者為本,次者為標,此為兼証。

 

故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也。

 

本病相傳,先治其急。

 

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也。

 

防風當歸飲子 治脾腎真陰損虛,肝心風熱郁甚,陽勝陰衰,邪氣上逆,上實下虛,怯 弱不耐。

 

或表熱而身熱惡寒,或裡熱而躁熱煩渴,或邪熱半在表半在裡,進退出入不已,而為寒熱往來。

 

或表多則惡寒,裡多則發熱。

 

或表之陽分陽和,正氣與邪相助,並甚於裡,蓄熱極深而外無陽氣,裡熱極甚,陽極似陰而寒戰腹滿煩渴者。

 

或裡之陰分不和,正氣反助邪氣,並甚於表,則躁熱煩渴而汗出也。

 

或邪熱壅塞者,或煩熱痛者,或熱結極甚,陽氣不通,而反覺冷痛。

 

或中外熱郁,煩躁甚,喜涼畏熱者。

 

或熱極悶塞,不得宣通,陽極似陰,中外喜熱,而反畏寒者。

 

或寒郁胸中而煩渴,熱極甚而腹滿不消者。

 

或一切風熱壅滯,頭目昏眩,暗風眼黑,偏正頭疼,口乾鼻塞,耳鳴及聾,咽嗌不利。

 

或目赤腫痛,口瘡舌痺。

 

或上氣痰嗽,心脅郁痞,腸胃燥澀,小便溺淋。

 

或是皮膚瘙癢,手足麻痺。

 

又或筋脈拘急,肢體倦怠。

 

或渾身肌肉跳動,心忪驚悸。

 

或口眼斜,語言謇澀。

 

或狂妄昏惑,健忘失志。

 

及或腸胃燥熱怫郁,而飢不欲食,或濕熱內余,而消谷善飢,然能食而反瘦弱。

 

或誤服燥熱毒藥,及妄食熱物過多,而耗損脾腎,則風熱郁甚,而多有如此,不必全見也。

 

無問自病及中燥熱毒藥所使者,並宜宣通氣血,調順飲食。

 

久服之舊病除去,新病不生。

 

設虛人常服,補益功驗,自可知矣。

 

當歸 大黃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炙) 芍藥(各一兩) 滑石(六兩) 上停每服三錢至五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1:16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