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諸傷門傷勞倦】
傷勞倦 :
東垣曰:調經篇云:陰虛生內熱。
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舉痛論云:勞則氣耗,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
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語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
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
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是也。
《金匱要略》云: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矣。
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瘥,(脈大者,熱邪也。
極熱者,氣損也。
春夏劇者,時助邪也。
秋冬差者,時勝邪也) 以黃 建中湯治之,此亦溫之之意也。
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名也。
夫胃氣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若陰陽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
喜怒憂恐,損耗元氣。
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
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
相火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
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
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使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
然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實異。
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
傷其外則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則不足,不足者補之。
汗之、下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
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證,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
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然則奈何,唯當以辛甘溫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
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
又曰:溫能除大熱。
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
夫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
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 最多,人參、甘草次之。
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 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
上喘氣短,人參以補之。
心火乘脾,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
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
經曰:急者緩之。
白朮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
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 、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
又緩帶脈之縮急。
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
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
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甘辛為用。
脾胃氣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不營,陰火熾盛,是血中伏火日漸熬煎,血氣日減。
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 。
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溫之劑生陽氣,陽生則陰長,故血虛以人參補之,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能瀉陰中之伏火。
如煩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如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
以手捫之而肌表熱者,表證也。
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得微汗則已。
非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
若更煩亂,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五分或一錢。
如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十二個。
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頂痛腦痛加 本五分、細辛三分,諸頭痛並用此四味足矣。
若頭上有熱,則此不能治,別以清空膏主之。
如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五分,生薑三分。
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 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二錢,防風、 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經血。
加黃芩、黃連各三分,消其腫。
人參五分、黃 七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嗌痛頷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乾嗌干,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初病勿去之。
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宜加不去根節麻黃半錢。
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
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五枚,去心麥門冬五分。
如舌上白滑胎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
夏月不嗽,亦加人參二分或三分,並五味子、麥門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木香各三分,陳皮五分,此三味為定法。
如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五分。
如夏月加黃芩、黃連各五分。
如秋月加檳榔、草豆蔻、白豆蔻、縮砂各五分。
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
心下痞,夯悶,加芍藥、黃連各一錢。
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縮砂仁各三分,濃朴七分。
如天寒,少加乾薑或肉桂。
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各一錢。
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薑、陳皮各一錢。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分。
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各一錢。
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柴胡七分、黃連五分、甘草三分。
胸中氣壅滯,加青皮二分。
如氣促少氣去之。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分、炙甘草三分。
如惡寒冷痛者,加桂心三分。
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於已加白芍藥、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三二分。
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如天涼時惡熱而痛,於已加白芍藥、甘草、黃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時腹痛,去芍藥,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仁三分,或加半夏五分、生薑三片。
如腹中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克土也,小建中湯主之。
蓋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
如脈沉細腹中痛,以理中湯主之。
乾薑辛熱,於土中瀉水以為主也。
如脈緩體重節痛,腹脹自利,米穀不化,是濕勝也,平胃散主之。
脅下痛或脅下縮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甘草三分。
臍下痛加真熟地黃五分,其痛立止。
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三二分。
《內經》所說少腹痛皆寒證,從復法相報中來也。
經云:大勝必大復,從熱病中變而作也。
非傷寒厥陰之證,乃下焦血結膀胱也,仲景以抵當湯並丸主之。
身有疼痛者濕,若身重者亦濕,加去桂五苓一錢。
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七分,防風、 本根各半錢,升麻、蒼朮各一錢,勿用五苓,所以然者,為風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
如病去勿再服,以諸風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故也。
小便遺失,肺金虛也。
宜安臥養氣,以黃 、人參之類補之。
不愈則是有熱也,加黃柏、生地黃各五分,切禁勞役。
如臥而多驚,小便淋者,邪在少陽、厥陰,宜太陽經所加之藥,更添柴胡五分。
如淋加澤瀉五分,此下焦風寒合病也。
經云:腎肝之病同一治。
為俱在下焦,非風藥行經則不可,乃受客邪之濕熱也,宜升舉發散以除之。
大便秘澀,加當歸稍一錢,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
閉澀不行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得行則止。
此病不宜下,下之恐變凶證也。
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加黃柏五分,空心服。
不已,更加漢防己五分。
脈緩,顯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朮、澤瀉、人參、白朮、茯苓、五味子各五分。
上一方加減,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始病熱中,則可用之。
若末傳寒中,則不可用也。
蓋甘酸適足益其氣耳,如黃 、人參、甘草、芍藥、五味之類是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AD%89%E6%B2%BB%E6%BA%96%E7%B9%A9/%E9%9B%9C%E7%97%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