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1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太陰證痰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 06:3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太陰證痰咳

 

太陰證痰咳(慢性支氣管炎)。

 

李×,男,5歲。

 

北京某所幹部之子。

 

【病史】初生不久,即患支氣管炎。

 

一至四歲時,曾先後在北京××中醫院住院治療。

 

因纏綿不愈,身體益弱,經常感冒發燒,咳嗽反復加重。

 

1978年7月來診,按太陰證痰飲咳嗽論治,兩診痊癒。

 

【初診】患兒咳嗽已一年多,頻頻發作。

 

痰清稀,睡時可聞痰鳴聲。

 

食納不佳,面萎黃,體瘦。

 

舌質偏淡,苔自滑膩。

 

觸雙手,肌膚微冷,此為手足太陰兩臟同病,水飲久留不去,上乾於肺,致常年痰咳不止。

 

法宜溫化水飲,降逆止咳。

 

以小半夏加茯苓湯加味主之。

 

處方 法夏10克 生薑10克 茯苓12克 紫菀6克 冬花3克 甘草3克 二劑 。

 

【二診】服上方兩劑,咳嗽減,痰鳴消;但仍吐清稀痰,上方損益再服。

 

處方 法夏10克 乾薑6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1979年5月24日追訪,患兒家長說:經範老治癒,去冬今春再未復發。

 

【辨證】患兒面黃、體瘦、食少、肢冷,舌質偏淡,皆脾為濕困,失其健運,化源衰少之證。

 

而咳痰稀薄,苔白滑厚膩,又為痰濕內蘊,上乾於肺之象。

 

加以臥則痰鳴,顯係寒飲上泛喉間,呼吸之氣激發使然。

 

正如仲景所云:「水在肺,吐涎沫」,「水在脾,少氣身重」。

 

可見,此例病根,首責於手足太陰皆為水濕所困,並互相連累,致使痰飲咳嗽更加膠著難愈。

 

本例痰飲,投以小半夏加茯苓湯,為振奮陽氣,治病務求其本之意。

 

原方《金匱要略》用以主治痰飲咳嗽。

 

方中半夏、生薑化飲降逆;加茯苓以去水安神。

 

加甘草者,以助脾氣,並配乾薑以溫中;加紫菀、冬花者,更增消痰下氣之效。

 

且小兒臟腑嬌嫩,生機蓬勃,一旦病邪衰退,即不宜頻頻用藥,故囑其著重調理後天,扶正以驅餘邪。

 

【按語】後世不少《傷寒論》注述認為,六經僅三陽與少陰有咳。

 

其理由為《傷寒論》中,太陽、陽明、少陽病咳記載較多;而少陰病咳,屬少陰陽虛,或屬少陰熱化,但亦非必然見證;何況太陰、厥陰篇並無病咳之記載。

 

而本例痰咳,何以按太陰證論治?

 

第一,「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篇》);但五臟六腑之咳,又必皆表現於肺。

 

他臟之病,必須起於肺,或累及於肺,方能出現咳嗽。

 

故張景岳說:「咳證雖多,無非肺病」,喻嘉言亦認為:「咳者,肺之本病也」。

 

第二,本例患者之痰咳,不僅脾為濕困,且為水氣襲肺所致。

 

顯然為足太陰脾與手太陰肺同病。

 

第三,或問,傷寒六經傳足不傳手,足太陰脾濕何能上乾手太陰肺?其實,後世不少注家對此已有闡述。

 

如《傷寒六經辨證治法》云:「人之充滿一身,無非氣血所養,晝夜迴圈,運行不已,豈有止行足而不行手乎……?設或不傳,氣逆作滿,何經而來?如謂不然,仲景設有桂枝麻黃,乃肺經藥也,豈虛言哉!」第四,即使「傷寒論》中僅三陽與少陰有咳,正如近世學者認為:「《傷寒論》是仲景書的總論」 (《傷寒論證治類詮》)。

 

很明顯,我們焉能苛求,仲景在「總論」中,必須將六經諸咳羅列無遺!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8 00:2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