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陽明證嘔吐】
陽明證嘔吐(食管癌待查)。
席××,男,52歲。
成都某廠幹部。
【病史】1972年3月,自覺外感不適,胸膈悶脹,不思飲食,食入即吐。
急入××醫院,住院治療十餘日,經抽取胃液,並食管鏡取下活組織病理檢查,診為「食管癌待查」。
後轉入××醫院,經半個多月檢查治療,仍未確診,終日靠輸液維持,思想負擔益重。
再轉××醫院,由中醫診治,改服大量補氣降逆止嘔之劑,病勢猶未減。
1972年4月,遂請範老至家中急診。
【初診】飲食不下,食入即吐,歷時月餘,形體日益消瘦。
心煩、胸悶、身疼、發熱、汗出、微喘、溺少,上腹部時時隱痛,下肢微腫。
面色黧黑,唇烏,舌質深紅,苔黃厚膩濁,係太陽表邪未盡,傳入陽明。
正如《傷寒論》所、兌:「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法宜散寒泄熱,降逆和中,以麻杏石甘湯加味主之。
處方 麻黃12克 杏仁18克 石膏60克 甘草10克 桑皮30克 黃芩12克 六劑 。
【二診】上方連進六劑後,自覺身痛、發熱、心煩、汗出均減,全身稍覺輕快。
惟仍不能進食,食入即吐。
此陽明邪熱內結,痰濕與宿食相膠著,堵塞胃脘,致胃氣上逆而嘔吐。
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以吐法為治。
處方 硼砂2克 用溫開水一次沖服。
疏方以後,有關醫院認為,此藥有毒,不可誤服。
但本人和家屬均堅持服用。
為了慎重,領導遂令住院試服,以防不測。
服藥前,開始輸液。
上方服後數分鐘,即湧吐出大量灰黑色黏液、泫痰,以及其他污濁之物。
陣陣湧吐,持續約兩小時,吐出穢物盈盂。
頓覺上腹部明顯舒適。
當晚睡眠良好。
次日晨,試進稀粥一小碗,嘔吐竟未發作。
【三診】精神好轉。
七腹部痛,胸悶,喘息等證消失,苔濁膩減。
為清餘邪,以自製九成丹,清熱解毒,化淤通竅,緩服之。
處方 真牛黃半份原麝香半份血琥珀一份人中白二份花蜘蛛二份蒲公英二份上梅片半份血餘炭一份按上述比例,共研細末,隔日服一次,每次一克,月餘後痊癒。
1979年6月30日追訪,患者高興地說:「自病癒後,七年來,能堅持上班,飲食如常,身體健康。」
【按語】《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又云:「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但此證不能單純治以清火。
因為痰濁夾邪化熱,乃其致病機轉,故湧吐痰食,則氣機通暢,熱結亦解。
所謂「土鬱則奪之」者是。
範老面臨此證,遵經之旨,敢於用峻猛之劑,使月餘飲食不進,病勢危急之候,迅速奏效。
其獨到之處在於:先用麻杏石甘湯加味,重用石膏,連服六劑,雖嘔吐未止,卻為吐法奠定了基礎。
繼用硼砂一味,取其功入上除熱,蕩滌垢膩積塊,並能刺激胃液分泌,借飲入於胃即吐之機,因勢利導而越之。
令在上之痰涎宿食等膠著異物,一湧而出。
此所謂畢其功於一役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