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一 中風 方法4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1 21:18: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一 中風 方法47

 

 

方法 (先哲有云:方者法之體,法者方之用,故二者不可偏廢也。)
 

丹溪曰: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或挾火與濕。
 

諸方書皆謂外中風邪,惟劉河間作將息失宜,水不制火,極是。
 

然地有不同,不可一途而論,西北人外中者亦有,東南之人皆是,濕上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
 

真中風邪者,東垣中血脈、中腑、中臟之說甚好。
 

治法以治痰為先,補養次之。
 

國中,急掐人中令省。
 

子和三法亦可用。
 

痰壅盛者,口眼歪斜者,不能言語者,皆當用吐法。
 

輕者用瓜蒂散,或蝦汁,或稀涎散吐之。
 

或重而口噤者,用藜蘆末少加麝香或五分或一錢灌入鼻內吐之,一吐不已再吐。
 

亦有氣血虛而不可用吐法者,慎之!(吐法詳見痰門。)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
 

在左屬死血少血,宜四物東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
 

在右屬痰與氣虛,宜二陳湯合四君子東加竹瀝、薑汁。
 

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尤妙。
 

肥人多濕,少加附子行經。
 

氣虛卒倒,參 補之。
 

挾痰則濃煎人參東加竹瀝、薑汁。
 

血虛者,以四物湯補之。
 

挾痰者,其藥俱用薑汁炒過,更加薑汁、竹瀝服。
 

遺尿者,屬氣虛,多以參 補之。
 

凡中風,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發直,搖頭上竄,面赤如妝,汗綴如珠,皆為中風不治之症也。
 

若動止筋痛,是無血滋筋故痛,曰筋枯,不治。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條) 四君子湯 四物湯 (二方並見虛損門。)
 

二陳湯 (局方、千金 見痰飲門。)
 

小續命湯 (並易老加減法。)
 

 東垣曰:中風自汗者,不可重發其汗,故此藥亦不可輕用也。
 

麻黃(去節) 人參(去蘆) 黃芩 白芍藥 防己 桂枝 川芎(各七分) 防風(去蘆一錢) 甘草(炙,七分) 附子(童便煮去皮臍,五分) 杏仁(去皮尖,另研,一錢) 《金匱要略》本方有石膏、當歸,無附子、防風、防己。
 

愚按:本方石膏、當歸固不可無,而附子、防風、防己尤不可缺,此恐傳寫者之脫簡耳。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一盞,溫服。
 

凡中風不審六經之形證加減用藥,雖治之不能去其邪也。
 

《內經》曰:開則淅然寒,閉則然而悶。
 

知暴中風邪,宜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
 

中風無汗惡寒,麻黃續命主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08:26 , Processed in 0.3593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