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3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1 21:0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33

 

 

或問:龐安常《傷寒總病論》所載《聖散子方》,謂出於蘇子瞻尚書所傳,又謂其方不知所從來,而故人巢君穀世寶之,以治瘟疫之疾,百不失一。
 

安常贊曰:自古論病,惟傷寒至為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厘,輒至不救,而用聖散子者,一切不問。
 

陰陽二感,或男女相易,狀至危篤者,連飲數劑,則汗出氣通,飲食漸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其余輕者,心額微汗,正爾無恙。
 

藥性少熱,而陽毒發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殆不可以常理論也。
 

時疫流行,平旦輒煮一釜,不問老少良賤,各飲一大盞,則時氣不入其門。
 

平居無病,能空腹一服,則飲食甘美,百疾不生,真濟世衛家之寶也。
 

吾子何不遵其法多合,以濟世之瘟疫,豈非積德之一事乎?曰:予閱其方,殆與醫道不合,蓋其藥味,止是燥熱助火之劑,別無祛邪除瘴之能。
 

如黑附子、高良薑、吳茱萸、石菖蒲、麻黃、細辛、半夏、濃朴、肉豆蔻、防風、藿香,豈非辛烈燥熱之劑乎。
 

其茯苓、蒼朮、 本、豬苓、澤瀉、獨活、甘草,稍溫不熱。
 

雖有柴胡、芍藥、枳殼三味之涼,恐一杯之水,難救一車薪之火。
 

夫熱藥治熱病,《素問》謂之從治,又謂之反治,又謂之劫劑。
 

然此方必當時適遇瘟疫之身熱無汗,或日期已過,邪氣欲去正氣將復之際,偶投一服二服,劫而散之者有之。
 

由是眾皆以為得神仙之法,爭錄其方以傳於世,正所謂訛上傳訛也,豈可以大釜煎煮令一家俱飲乎,又豈可令無病之人空腹服此熱藥乎。
 

用藥者若不執之以理,而謂不殺人者,予未之信也。
 

安常為一代之名醫,而載此方於傷寒論中,而謂能博施濟眾,亦賢者之過焉。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0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