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方格 於 2012-5-23 15:44 編輯
【恆星的理論模型與恆星內部的結構】
恆星的理論模型
利用電腦對恆星作模擬 ,來計算與推測恆星的內部物質分佈、溫度分佈、光度分佈、能量向外傳輸方式…,所得到的恆星理論模型。
恆星理論計算把恆星分成許多具有相同厚度的同心球穀,並以四個基本假設為計算的基礎:
流體靜態平衡
星球內部每一層所受的重力壓與輻射壓都會達成平衡。
能量傳遞的方式
能量由高溫區傳蝸低溫區,是以輻射,對流或傳導等三種方式進行。
物質連續性
恆星的質量是所有球穀質量的總和。
能量連續性
任一個球穀上方的能量,等於由絿穀下方傳來的能量 ,加上在這一球穀所產生的能量,此恆星所輻射的能 量為每一殼層所產生能量的總和。
恆星模型的預測,須與實際的觀測相吻合,否則必須調整恆星模型的參數,再進行計算與預測並與實驗數據比較。
恆星的理論模型告訴我們主序星的質量不能小於0.08 太陽質量,也不能大於100 太陽質量。
因為小於0.08 太陽質量的星體,無法產生氫核融合,也就是無法形成主序星,這類"死胎的恆星" 稱為棕矮星(brown dwarf) ;大於100 太陽質量的星體,核融合反應非常激烈,會造成星體不穩定,而分裂成數個質量較小的恆星。
現在的天文觀測的證據顯示,恆星的質量大致在十分之一至數十個太陽質量之間。
恆星的內部結構
我們利用可觀測量,如光度、大小、表面溫度…,來對描述恆星。
但恆星的內部結構 ,則須靠理論模型來推測。
一般而言,恆星的內部可分成核心、對流層與輻射層等三部份。
據理論模型,恆星的內部結構與其內部的溫度有關。
而恆星的溫度又取決於其質量,所以恆星的內部結構與其質量有關。
--------------------------
電腦與恆星模型
棕矮星:Gl229B
恆星理論模型預測了棕矮星的存在,但是棕矮星的表面溫度不高,發出的電磁能量表要在紅外線波段,也發出少量緊臨紅外光區的遠紅光(far red light)。
除此之外,棕矮星的體積很小,所以它的光度(luminosity) 很小,偵測也非常困難。
1994年,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加州Polomar 山的60 寸反射式望遠鏡,再加近代的觀測技術主動光學(adaptive optics),在遠紅光波段找到了第一顆棕矮星Gl229B (左圖)。
Gl229B 是紅矮星(red dwarf, 定義:小質量M 型恆星) Gl229A 的伴星,Gl229B 的質量約是木星質量的二十至五十倍,與主星的距離與太陽–冥王星間的距離相當,1995年11 月的哈伯太空望遠鏡照片(右圖),進一步證實Gl229B 的發現。
註:Gl229A 在天免座(Lepus),距地球18 光年:
恆星的內部結構
恆星內部的能量傳遞,主要是靠著輻射與對流兩種形式來傳遞熱能。
除了核心之外恆星內部主部主要可分:輻射層與對流層兩大部份。
然而,由於不同質量的恆星產生能量的機制與效率並不相同,需要不同的能量傳遞形式來輸送能量。
據恆星模型,恆星依內部結構可以歸成三大群:
M恆星 > 1.1 M太陽
內部結構結構由內到外是:核心、對流層、輻射層。
大質量恆星,為了對抗強大的重力壓,中心的溫度必然也很高。
所以在這類恆星中,碳氮氧循環對能量的產生,有相當大比例的貢獻。
因為碳氮氧循環對溫度非常敏感,少量的溫度上昇,能導至大量能量的產生。
例如:溫度昇高10%,碳氮氧循環所產生的能量會增加350% 。
而一個10M太陽 的主序星50 % 的能量,是在佔2% 的核心區域產生。
產生能量的區域範圍很小而溫度又極高,為了保持恆星的靜態平衡,靠近核心的區域,不能是傳能效率較低的輻射層,而需要傳能效率較高的對流層。
核心產生的大量能量傳至恆星外層,使恆星表面的溫度和對流層頂端的溫差不大,對流傳能的效率低於輻射傳能,在此區域是以輻射來傳導能量。
1.1 M太陽 > M恆星 > 0.4 M太陽
內部結構結構由內到外是:核心、輻射層、對流層。
對質量介於0.4 至1.1 個太陽質量的恆星,核心溫度不夠高,質子-質子鏈是主要的產能機制,而且氫融合的區域,較為寬廣,核心的外圍有相當大的區域溫度變化不大,輻射是較有效率的的能量傳遞,所以核心外面是輻射層。
就是因為核心產能的速率不夠高,恆星表面的溫度也較低,靠近表面的區域較不透明,能量不易以輻射的方式傳遞。
此時表面與輻射層的頂端的溫差很大,造成物質的對流,而能量也以對流的方式傳輸。
M恆星 < 0.4 M太陽
內部結構結構由內到外是:核心、對流層,完全沒有輻射層。
核心產生能量的速率較忯,表面溫度也低,物質不透明,不容易以輻射的方式傳遞。
核心與表面的溫度差、迫物質產生對流,能量也也對流的方式傳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