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ljx0012 於 2012-6-24 13:02 編輯
【龜山傳奇】
海面呈現二種顏色~謂之"陰陽海"
接近龜首,有一處海底熱泉,硫磺味撲鼻而來,這就是所謂的"龜島磺煙"~ 硫磺味好濃喔!
此地我因是用錄影方式 所以 未拍到那冒著泡的熱泉照片~
這裡曾有四次的火山噴發,島上留有硫氣孔和溫泉
龜山島岩層主要是由安山岩質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所分別構成,島上最高點海拔398米 ,加上3米 的兩層觀景臺共高401米 ,稱為「401高地」,為臺灣離島第二高山,僅次於蘭嶼~
龜山島地處黑潮暖流終年北流之通道上,因此本轄域內的海洋生物,應該是非豐富,直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系統的調查本域海域生態環境。
己知本海域為台灣三大漁場之一,是近海漁撈的主要作業區域,盛產蝦、蟹、花枝、小卷、赤鱆、馬頭魚等高經濟性魚類。
由於許多洄游性魚類往來洄游經過本海域,主要漁獲有旗魚、鯊、鯖、鰹、飛魚等,使得本域亦為鏢、釣漁業之良好漁場。
從龜山島的海岸地形景觀來看,令人無法想像其沿岸淺海處會有珊瑚礁。
除龜尾和北岸為礫石灘外,全島許多地方都是崩落堆積而成的崖堆、峭壁和海蝕洞;
海底亦是以崩落的大礁石為主,顯然這個火山島年紀尚輕(約七千年前曾有火山活動),地形未穩固,尤其九二一地震時,龜山島南岸也有大片壁被震落到海底。
龜山島岩壁,有數個軍事碉堡的砲口。
龜山島一名龜山嶼,位於宜蘭東方約 十公里 之海域,為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外貌酷似浮龜而得名,屬宜蘭縣頭城鎮所轄。
由大里向東南看,其形最似烏龜,首朝東北,尾向西南,全島東西長三. 三公里 ,南北長一. 七公里 ,面積只有二‧八五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 十公里 。
主要由兩座火山體組成龜的頭部和龜甲,龜的尾部是一片細長的砂洲,隨著潮水漲落,就像是烏龜擺尾。
烏石港,位於宜蘭頭城市區北方約 一公里 處,是舊有烏石商港遺址。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港區裡的礁石呈黑色,所以居民便叫這個港口為烏口港。
舊時的烏石港是當時蘭陽第一大城,頭城的重要門戶,許多商賈由此出入,「石港春帆」即是形容當時船隻來往絡繹不絕的情景,更是蘭陽八景之一喔!不過,在光緒九年時,水域因為美國大型角板船觸礁沈沒而逐漸縮減,造成烏石港一度沒落。
在民間傳說中,龜山島是隻大母龜,在明朝鄭成功率軍到台灣時,大母龜攻擊鄭成功,於是鄭成功一箭將牠射傷。母龜在產下卵後化成龜山島,硫氣孔便是當年被射中的傷口。
另一則傳說,是龍王宮裡的龜將軍與龍王公主私下戀愛,造成龍王不悅,因而將龜將軍變成島,公主則被化為風光旖旎的蘭陽平原,永遠只能隔海遙遙相望。
而這段 淒美的故事,在地理師眼中,則是風水上「龜蛇守海口」的大好形勢:龜山島和蘭陽平原沿岸連綿不斷的砂丘(蛇)正好維繫了蘭湯平原的地氣,使得蘭陽豐衣足食。
每日登島總人數以三五○名為原則,惟至多得增加五○名額供符合龜山島開放觀光遊客申請登島作業管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lvkO5aCBQE5vNBHenPYrHSeuLg--/article?mid=4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