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4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丸散藥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4 20: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用丸散藥例

 

用丸散藥例

 

仲景言:銼如麻豆大,與 咀同意。

 

夫 咀,古之制也。

 

古者無鐵刃,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

 

煎之,使藥水清,飲於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 咀也。

 

今人以刀器銼如麻豆大,此 咀之易成也。

 

若一概為細末,不釐清濁矣。

 

經云: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

 

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咀之藥,取汁易行經絡也。

 

若治至高之病,加酒煎。

 

去濕,以生薑;補元氣,以大棗;發散風寒,以蔥白;去膈上痰,以蜜。

 

細末者,不循經絡,止去胃中及臟腑之積。

 

氣味濃者白湯調,氣味薄者煎之,和渣服。

 

去下部之疾,其丸極大而光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極小。

 

稠面糊,取其遲化,直至下焦。

 

或酒、或醋,取其收其散之意也。

 

犯半夏、南星,欲去濕者,以生薑汁。

 

稀糊為丸,取其易化也;水浸宿,炊餅,又易化;滴水丸,又易化。

 

煉蜜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絡也。

 

蠟丸者,取其難化,而旋旋取效也。

 

大抵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藥之舒緩而治之意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040&pid=254429&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0:40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