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方之正氣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4 20:1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五方之正氣味

 

五方之正氣味

 

(制方用藥附)

 

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肝膽應之。

 

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腸、三焦、包絡應之。

 

中央: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

 

中央:己土,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腸應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腎、膀胱應之。

 

人乃萬物中之一也,獨陽不生,獨陰不長,須稟兩儀之氣而生化也。

 

聖人垂世立教,不能渾說,必當分析,以至理而言,則陰陽相附不相離,其實一也。

 

呼則因陽出,吸則隨陰入。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此上說止明補瀉用藥君之一也。

 

故曰:主病者為君。

 

用藥之機會,要明輕清成象,重濁成形。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天真;清中濁者,榮華腠理;濁中清者,榮養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

 

故《至真要大論》云: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咸味涌泄為陰,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各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之平也。

 

詳見本論。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040&pid=254394&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1:11 , Processed in 0.1875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