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嶼】 人間淨士、夢幻之島,守護著蘭陽平原的龜山嶼也是俗稱的龜山島,因外型酷似一隻浮龜而得名。
原本島上有居民,但在七零年代被強制遷移後,便無人居住。
民國88年行政院將龜山嶼納為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內,藉由遊客容納量的管制,減少旅遊和環境的衝突,加上附近海域常出現大批鯨豚,成為台灣海域賞鯨活動的重要地點,也是北部藍色公路熱門的觀光旅遊景點。
龜山嶼形成於約七千年前的海底火山爆發,是台灣地區目前尚存的活火山。
此段海域位於大陸棚與斜坡的交接帶,加上黑潮流經時帶來的豐沛浮游生物和海流帶起的深海營養鹽,所以此地海洋生物呈現豐富多樣。
在地形上也分為龜首、龜甲及龜尾三個部分。
此外,這是一座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小島,因此火山岩也造就出許多難得一見的特殊景觀。
龜山嶼面積約2.85平方公里,東西長約3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海岸線長約9公里。
主要活動集中在「龜尾」的部分,此地有一處面積廣大的龜尾湖,湖邊有環湖步道,沿途湖光倒影,構成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早在清代的時候,龜山嶼就以「龜山朝日」、「龜島磺煙」、「龜岩纔壁」、「龜卵觀奇」、「神龜擺尾」、「神龜戴帽」、「眼鏡洞鐘乳石奇觀」及「海底溫泉湧上流」等八大奇景聞名。
島上位在普陀巖前方老街的「龜山島人文生態地質展示館」,有介紹整個龜山島豐富的地質景觀、特有生態物種以及人文歷史等等,讓前往旅遊的民眾可以更深度認識這個島。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6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