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祀典武廟】 臺南市最古老的武廟。
俗稱「大關帝廟」,又稱「大武廟」,主祀武聖關羽。
1666年(永曆20年),鄭經在承天府(今臺南市)西南新建明宗廟(今大天后宮),不久後又於承天府署正南建關帝廳與佛祖廳;
這個關帝廳便是祀典武廟的前身。
當時關帝廳坐南朝北,前有三川門,殿中所奉關帝為今廟之二帝,神龕上懸明寧靖王朱術桂所書「古今一人」匾,正殿南方為寧靖王園邸「一元子園」。
1683年施琅攻臺,明宗廟及一元子園為施琅所占,稱為「施厝衙」,但關帝、佛祖二廳及三川門依舊。
1684年(康熙23年),施琅被康熙皇帝斥為「恃功驕縱」,交出所占宗廟及部分一元子園,即關帝廳以南至今永福路部分土地,但廟門仍舊北向。
1690年,巡道王效宗重建關帝廳,將廟門改為南向,並在正殿新塑關帝聖像做為鎮殿大帝。
正殿之前建再拜殿、左右廡廊、初拜殿及三川門,三川門前為石埕。
1725年(雍正3年)封關帝三代公爵,製作神牌供奉於後殿,定名為「三代廳」。
由於早期來臺船舶皆停靠在「大井頭」(靠近臺江內海的一處水井,今臺南市民權路2段一帶),而武廟的再拜殿至三川門間特別深長,因此便利用此處做為接官的處所。
後來大井頭淤塞,1739年(乾隆4年)新建今日所見之「接官亭」後,此處便不再做為接官之用。
農曆5月13日關帝聖誕祭祀外,春秋二季官方也舉行祭典,於是廟名定為「祀典武廟」,其後雖有變異,但變動不大。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