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文●神明信仰總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4 09:3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文●神明信仰總論

 

臺灣人是信神的民族,臺灣人之所以信神,不僅是民族文化使然,也是基於歷史情感,在開發與拓墾、成庄立社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神明陪著先民一路走來,開墾的艱辛、疾病的克服、豐收的歡樂、成功的喜悅等種種歷史軌跡,神明皆悉見證。

 

神明也成為人們精神的依託、社區的象徵、民眾的教化者,並給予人們平安與療癒的盼望。

 

對於這樣的神明,吾人不可不識,對於神明信仰的內容及其含意,也不可不知。

 

壹、神、神明、神聖、神佛解題「神」是指能創造萬物,顯示靈異,賜福降災的天神。

 

在漢人的民間信仰對象中,天神之外,也有地衹,皆通稱為「神明」。

 

神明在諸多玄妙難測的事理上,有其通曉之能,因此人們求助於神明指點迷津、解釋疑惑,並尋求解決人生的種種困境與難決難斷之事,人們因有神明的保護與協助,心理得有依託。

 

臺灣漢人奉祀天地神鬼,對神明充滿崇敬的心理,認為神明是神聖的、清淨的(臺語說清氣)、不可污穢的,因此對神明尊稱為「神聖」。

 

由於諸神中有不少是源自佛教的菩薩,例如觀世音、地藏的信仰特別昌盛,佛菩薩被視如神祇,因此雕刻神像者稱為「刻佛仔師」,販賣祭祀用品的商店稱為「佛具店」,神與佛視為同一,因此神明有時也適稱為「神佛」。

 

貳、成神的途徑一般而言,許多神明在成神之前是活生生的人,人要成為神明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種是在世有功德,造福人群,死後人們感思追念而加以祭祀,這是一種「崇功報德」的觀念,由此而來的神明居大多數。

 

目前所奉祀的神明絕大多數是歷史人物,或因忠義、才德、功烈而為人們所奉祀祭拜,例如宋代的林默娘成為媽祖,吳夲成為保生大帝,三國的關雲長成為關聖帝君,明末的鄭成功成為國姓王等等。

 

另一種成神的途徑是有些人因冤屈、戰鬥、疾疫、橫死等種種不正常的死亡,死後為厲,人們基於害怕的心理而加以崇祀,例如臺灣人所崇祀的百姓公、大眾爺、萬善爺、有應公、孤娘等陰神,基本上是無祀的孤魂野鬼(一般稱為好兄弟),然而一旦立祠祭祀就為祂們取得了「神」的身分,即使只是「陰神」,而非正神。

 

也有屬於自然神祇的神明,這是對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土地、樹木石頭附以神靈,例如臺灣人信仰的太陽公、太陰娘娘、南北斗星君、太歲星君、大樹公、石頭公、圳頭公、天公、土地公等都是屬於自然神祇,有些自然神祇被人格化,具有人形化的神像或者具備姓名,例如土地公的傳說大多與一位姓張名福德的人有關,因此土地公又稱為福德正神;

 

太歲星君每年值年的太歲不同,廟裡安奉的太歲神位可看到祂們的姓氏;

 

道教科儀本裡首上清十一列曜星君、包括太陰、太陽、木星等,各有姓名,還有字,這些都顯示出自然神衹的人格化。

 

參、香火緣起傳說每一個神明是如何來到地方,被民眾所供奉,都有香火緣起相關的傳說故事,這種傳說故事攸關神明與地方的情感連繫,却往往因日久而被遺忘,大家比較重視寺廟史(寺廟沿革)的紀錄、或每一個神明成神的故事,但是漢人社會中,多數的神明是地方神,神明如何與某地締緣,是對地方信眾有意義的事,更應該加以關注。

 

臺灣的神明,香火緣起大抵有幾種類型:(一)先民自中國原鄉攜來神明香火;

 

(二)族姓私佛,由某一姓氏祖先自中國陸原鄉攜來,原來在家族公廳祭祀的「祖佛」,後來庄社發展,便由「祖佛」變成「公佛」;

 

(三)分香而來,大多數是自臺灣島內其他廟宇分香,只有少數是由中國祖廟分香;

 

(四)因漂流物而起祀,可能由海水或河水漂流而來的浮木、神像、王船,甚至是浮屍而起祀,浮屍立祀的情況在馬祖列島特別顯著。

 

肆、神界的觀念神的世界稱為神界,漢民族的宇宙觀裡,神的神格有高低之分,大致可分上界神、中界神、下界神。

 

上界神大致指居住於天界的天神,中界神大致是神格比較中階的神衹,下界神大致指與人間關係比較密切、較常住於人間的神衹,通常也指地衹類的神明,如土地公、石頭公、地基主、大樹公等,臺灣人又稱這些神為「草木神」,是地面上的自然神衹,因此下界神與草木神有重疊的地方,卻不完全等同,例如擔任中營元帥的李哪吒是許多神明巡守人間時的開路元帥,祂屬於下界神,但並不是「草木神」。

 

神格的高低通常顯示在神明的稱號上,男神的名字,稱為「帝」的如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保生大帝、玄天上帝,其神格高於名稱為「王」者,如開漳聖王、三山國王、國姓王、廣澤尊王(郭聖王),有些王爺類的神明,如三府王爺、五府王爺,也常被稱為千歲,這些王字號的神明,其神格又高於名稱為「將軍」或「元帥」的神明,也高於名稱為「公」的神明,如土地公、百姓公、有應公、英雄公、大樹公、石頭公等,這些公字輩的神明,其神格又高於地基主這樣的宅地之神。

 

女神的稱號,「后」高於「妃」,妃高於「夫人」。

 

有學者認為神明的名稱使用封建帝國官僚的封號,顯示神界反映傳統帝國的官僚體制,或是神的稱號是一種帝國的隱喻(imperialmetaphor)。

 

此外,神明的名稱由來與歷代君王的封神也有關係。

 

女性神明的名稱,往往會出現母(如天上聖母、瑤池金母)、婆(媽祖婆)、媽(觀音媽、夫人媽、蔡媽)、娘(註生娘娘、母娘)這樣擬親屬的稱呼,可視為一種親屬的隱喻(kinshipmetaphor),顯然不如男性神明那麽階層化。

 

神界的觀念不只牽涉到神格的高低,也牽涉到神明之間的階層關係,階層關係除官僚體系的表現方式之外,也表現在聖神仙佛的觀念及其所蘊含的德行與修練位階的關係。

 

民間的寺廟也奉祀有儒教的聖者、道教的仙與佛教的佛菩薩,而聖、神、仙、佛之間在民間的觀念是有位階的高低之分,顯然佛優位於仙,仙優位於神,神優位於聖。

 

伍、人與神的關係神明之於人,通常扮演保護者(patron)角色,而且主要是地方的保護神,因而神明就成為地方社區的象徵。

 

神藉著祂的神力與五營兵將的協助保護地方,地分民眾則有義務祭祀神明,神、人之間形成一種互惠性的契約關係。

 

而神明隨著移民一路走來,除呼應人們生活的需求外,祂同時也是醫者,醫治人們的病災疫疾;

 

雖然有保生大帝等醫神,但大多數神明都可以為人們畫符治病,開方抓藥也有藥籤。

 

神會預告人們的吉凶禍福,因此許多廟宇設有運籤供人們求取,卜問婚姻、事業、學業、疾病等的吉凶。

 

也有公籤、年籤、四季籤等,是村社頭人在年初求取、公告的籤文,代表神對所在村社一年吉凶運氣之預告。

 

神明一詞代表祂明白天地造化,明瞭因果,其高超的德行為人們所景仰,因此也扮演教化者的角色;

 

所以傳統祀神的演劇中有許多忠孝節義的情節,因為神明本身就是忠孝節義的化身。

 

也有乩童、信徒以神為師,學習神的德性與救世的情操。

 

神明也需要人們定時與不定時的祭祀,香火才會興盛。

 

所謂「神無人勿會興」。

 

因此祭祀神明最怕場面無法熱絡、香火冷清,因此民間俗稱拜神的活動為「作熱鬧」,便是希望神明的祭祀能夠熱絡的意思。

 

人與神之間的交流常常藉著各種儀式的場合與脈絡呈現出來,很多虔信者熱誠參與各種祭祀與儀式活動,其感應到的神蹟與靈驗也就愈多。

 

人、神之間是一種互惠的(reciprocal)關係,人祀神,神護人。

 

雖然神有其超越性與神聖性,但祂也有人性化的一面,易於人們與之拉近距離。

 

人們向神求平安、求福祿壽,基本上也是人性的需求與文化的價值觀使然。

 

人們祀神不只求一己之福,更是求公眾之福,許多公衆儀式便是以祈求集體或群體福祉為儀式目的。

 

人、神的關係更具體而微的呈現在信徒可以成爲某一神明的契子女。

 

每逢神誕,契子女要到廟宇為神明祝夀;

 

傳統上這些契子女分散各地,並無組織,但近年來也有些媽祖廟有義女會的組織,由女性虔信者組成,類似神明會一樣,不同的是神明會參加者多以男性爲主。

 

義女會成員會在廟會活動時,為媽祖「推轎車」。

 

陸、神明之間的關係不同神明之間會有一些儀式上的關聯,如分香、分靈、分火是指一個神明的香火乞自另一個神明,兩神所居的廟宇便形成祖廟和分靈廟(子廟)的關係。

 

進香是指一個神明離開轄境,到遠方有名廟宇去分取其神明的香火,有時是到香火起源的祖廟進行謁祖進香,但大部分的進香,兩神之間未必有香火上的傳承關係,但在地域層級上通常是層級低者往層級高者去進香。

 

許多神明有分身,通常一分為三,媽祖甚至有六媽、八媽的說法。

 

也有神明是三位合祀,例如三府王爺是朱、李、池三姓王爺合祀,三山國王是巾山、獨山、明山三位國王合祀,但因信徒呼為大王、二王、三王,常被誤會為分身。

 

這種合祀的現象有時會凸顯某一尊神明特別的功能,例如宜蘭有善於禦番的三山國王,往昔被認為在漢、番的緊張關係中會保護漢民。

 

神明的分身有時會被形容是姊妹、兄弟的關係。

 

不同的神明之間,可能有結拜的關係,通常反映出兩地在拓墾的歷史上有淵源或「交陪」的關係,顯示兩地人民之間密切的互動。

 

柒、正神與陰神/文神與武神/有祠祀與無祠祀神明有許多種分類的方式,如果依照神性而言,正神是指天界的神、和人世間(陽間)比較有關聯的神;

 

陰神是指和陰間地府有關聯、陰氣重的神,如百姓公、萬善爺、大眾爺、有應公、孤娘之類;

 

崇祀陰神的廟稱爲陰廟。

 

陰神和孤魂野鬼的差別在於陰神有祠祀,孤魂則無祠祀。

 

神明也可以分成文神、武神,這種分類應該和人們想像神明也和傳統官僚體制一樣,在玉皇大帝面前,也有文武兩班。

 

但某位神明屬於文神或武神,有時也未必有明確或固定的說法。

 

捌、神明經書神明存在的功能之一是勸人向善,所以臺灣民間出版很多「善書」,便是藉由神諭、神示來教化人心。

 

善書中有一種特別掛著神明名號的經書,例如《天上聖母經》、《福德正神經》等,可稱為神明經書,內容敘述神明來歷、神格、神職、神司、神德、神威以及靈驗的事蹟,或是教導人們祀神的方法態度、神明教化的內容等。

 

這種神明經書不斷被創造出刊,因為標榜為「經」,自然有特殊的、固定的書寫格式,可視為一種民間的造經傳統。

 

玖、神明之轄境每一個神明都有祂的轄境,很多庄廟的主神,就是那個村庄的境主神,人們依時祭拜、祈求合境平安,這些村廟主神有時又叫做「在庄神」,例如主神是媽祖,就稱為該庄的「在庄媽祖」。

 

在臺灣另有一種被稱為「境主公」的神明,類似小庄社的土地公,但又不是土地公。

 

此外,土地公的轄境不大,人們便形容土地公有如一里的「里長伯」或是派出所的「管區」。

 

神的轄境有大有小,小者如一個小角頭、小角落,或是自然村型態的小庄社,如一個村落、一個街;

 

大者如數庄的聯合,如一個鄉鎮。

 

臺灣有些城市會有「聯境」的情況,例如臺南市往昔有10個「聯境」,如六合境等。

 

由於神明之間的互相交陪,也就是指村庄之間的相互友好與聯誼的關係,臺灣南部有「交陪境」的說詞,意指廟會活動時,彼此的陣頭會到交陪的村庄表演助陣。

 

有些神明信徒的分布範圍,或者某項祭祀活動的範圍,會超過祂所屬的地方社區,這樣的範圍有時沒有適當的民俗名詞等可以形容,學術界發展出「信仰圈」的理念,用來指稱諸多區域性的祭祀組織或信仰組織的範圍,這應是「境」的擴大意義。

 

神可以藉由進香、遶境、請神、神明會等活動來擴大勢力影響範圍。

 

臺灣目前所知彰化南瑤宮以10個媽祖會信徒分布的350個左右的村庄,組織規模最為龐大,其次為馬鳴山鎮安宮五年王爺的「香境」,有260個左右的村庄。

 

拾、祀神的組織人們為了崇祀神明,發展出來各種各樣的組織。

 

建廟奉祀,寺廟的經營管理端賴寺廟組織,或設管理委員會、財團法人來經營廟務、管理廟產,寺廟組織常由地方頭人管理,但也有很多寺廟平常只見廟公在廟裡服務。

 

為了祭祀費用的籌措,傳統上按丁口收費,由信徒卜選頭家爐主負責一年的祭祀,祭祀範圍內分角頭輪流祭祀,以分擔祭祀之人力與財力,丁口組織確立參與祭祀者的身分,頭家爐主是代表社區全體居民,角頭則採輪流制,實際的施行各地大同小異。

 

信徒也組織神明會以熱絡祀神的事宜,會員們每逢神明生日,趁祭祀之便舉行「吃會」,用以聯絡情誼。

 

各廟的神明往昔都有轎班會,會員常是終身或可世襲,但現在用人力抬轎的情形愈來愈少,轎班會也隨之減少。

 

而各式各樣的文陣、武陣,背後往往有文館(曲館)或武館的子弟組織,這些都是志願性的信徒組織。

 

現在很多廟宇都有誦經團,參與者大多為女性,於神誕、祭典法會中,義務性為廟宇服務,有時也參加其他庄社的廟會活動,作為廟際之間的交陪。

 

往昔以男性為主的子弟陣頭衰弱,而以女性參加的誦經團有繼起之勢。

 

近年來臺灣許多廟宇紛紛組成以某一神明爲主祀對象的聯誼會,例如保生大帝聯誼會、媽祖信仰金蘭會、三山國王的聯誼會等,除了廟際聯誼,無形中也擴大祭典儀式的規模。

 

拾壹、祀神的儀式神像、令旗可以代表神明的存在,有些土地公、好兄弟等也可用石頭、石塊來代替神像。

 

祭祀神明時可以沒有神像,但一定要有香爐。

 

祭祀神明有各種不同的方式與儀式,官方祭祀稱為「官祀」或「祀典」,文聖、武聖、城隍、媽祖等神明都以官方祀典的方式進行。

 

一般民間每逢神誕日舉行千秋祭典、巡境、演戲等活動,有時也在神誕日之前舉辦進香活動。

 

一年的固定行事大致有年初拜天公,年尾謝天公,同時搬演謝平安的年尾戲以酬謝神恩。

 

農曆7月普度、祭祀好兄弟,8月作土地公戲,祭祀天地神鬼可說是地方民眾的義務。

 

有些地方每6年、10年或12年舉行一次平安醮,或3年一科舉行王醮,都算是例行性祭典。

 

除例行祭典外,廟宇新建或重建後要舉行入火安座、謝土或慶成醮則是因需要才舉行的儀式。

 

寺廟也提供各種儀式服務,例如年初讓信眾安光明燈、安太歲,年末舉辦謝燈、謝太歲的儀式,中元普度替信眾備辦贊普的祭品,廟裡的乩童、道士、法師、效勞生也會幫信眾進行問神、祭解、補運、收驚等儀式。

 

簡單的儀式一般人可以自己進行,特定的儀式則需要專門的儀式專家代勞。

 

從參與的人口結構來看,儀式可區分為家內儀式(domesticritual)與社區性的公眾儀式(communalritual)兩類。

 

從儀式的作用來看,有潔淨儀式(ritualofpurification)、辟邪儀式(ritualofexorcism)之別。

 

有些具有神明為人主持公道的審判作用,可稱為神判儀式,如斬雞頭。

 

諸多儀式從結構上來看是自成一套,有開始就要有結尾,例如建醮時要做「醮尾」,才能「圓醮」。

 

臺灣最盛大的廟會儀式,主要有媽祖信仰的進香活動、王爺信仰的王醮、鬼魂信仰的中元普度等。

 

拾貳、神媒人們雖然能直接與神溝通,或是燒香直接向神傾訴,或是擲筊尋求神意,但有時神明也用各種方式顯示神意,「發爐」是香爐燒起火來,「豎杯」是扁平的竹筊豎立起來,都意味著神明有話要說。

 

有一種與神明溝通的方式是透過乩童,求神明協助解決各種問題。

 

乩童通常是一個受過訓練的神媒(spiritmedium),他會用畫符、開藥方的方式回應信徒的詢問,但他所說的話、所寫的字,信徒未必能理解,須由一位有經驗的「桌頭」協助,桌頭甚至能協助乩童「退童」,回復正常意識,俗語說「死童乩,活桌頭」,說明桌頭角色的重要性。

 

乩童有文乩或武乩的分法,文乩是拿乩筆寫字、畫符,而不開口;

 

武乩是會開口、身體動作剛烈的。

 

乩童也可分為生童與熟童,生童是指還沒受過訓練、剛被神明採用的乩童,臺灣民間流傳有媽祖會「抓生童」的說法。

 

在傳統的地方公廟,乩童常扮演重要的角色,有關公眾事物的求神問卜,都透過乩童來進行,而地方民眾個別的所問所求,也要求助於乩童。

 

現今地方公廟的乩童日漸式微,但都市中神壇林立,私壇的乩童隨之增加。

 

神媒是古代「巫」的遺留,乩童之外有尪姨,會替信徒「關落陰」,即到陰間地府去探視死後親人的情況及需求。

 

拾參、臺灣神明信仰的特色臺灣漢人的信仰態度非常虔誠,一方面神明是地方的象徵,人們用神明來表徵人與地方的連繫與情感,一方面神明一路陪著人們走過艱辛的歲月,成為地方歷史的記憶。

 

臺灣漢人藉著神明信仰形構了他們的地域社會,學術界也發展出祭祀圈與信仰圈的概念,來詮釋地方社會與區域社會。

 

基本上,祭祀圈是指地方居民基於對天地神鬼的共同祭祀,所形成的一種義務性的祭祀組織;

 

信仰圈是指以一個神或其分身為信仰中心,區域性的信徒所形成的信徒組織,但信仰圈也可涵蓋沒有具體區域性祭典組織的區域性信徒的分布範圍,或是某一神衹的區域性勢力範圍。

 

相較於東南亞華人的民間信仰偏向維持其原鄉祖籍的認同,臺灣人的神明信仰在地化的特色非常明顯,大部分的神明是地方神(localdeity),有時神明的稱呼甚至掛上地方的名號,此於媽祖尤然,如北港媽、新港媽、彰化媽等,著名的王爺廟如南鯤鯓代天府,其王爺稱爲鯤鯓王,神明作爲地方保護神,民衆的地方意識與地方認同,藉著神明信仰也維繫了地方傳統。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51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6: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