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金湖萬善爺廟】 (臺灣雲林縣口湖鄉~)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港東村的「金湖萬善爺廟」,是從金湖舊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祠分靈奉祀,主要是為了祭祀在清道光25年(1845)發生的「金湖水災」,又稱「六七水災」所犧牲的罹難者。
該廟創建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至民國七十四年(1985),由港東港西村共同籌資重建成一座閩南燕尾式的華麗大廟。
民國八十八年(1999),廟地被徵收以便開闢西濱快速道路,於是廟址向東遷移,並將廟基墊高十三尺三寸,還增建拜庭、廟埕欄杆、涼亭以及船型廁所。
萬善爺廟除奉祀「金湖水災」的罹難者外,主祀的「戰水英雄」,相傳其為當時口湖先民陳英雄,在「金湖水災」發生時,奮勇搶救遇溺的八名孩童,但最後仍不幸罹難,後人感念其英勇事蹟,便塑像供奉,並稱這位救難英雄為「大萬人」。
因此廟內除穿著官袍的萬善爺外,還有一尊身上攀爬著八個稚齡孩童共九頭十八手造型的「戰水英雄」塑像,為該廟的特色。
萬善爺廟於每年的農曆六月八日,都會舉辦名為牽水狀(車藏)的法會祭祀當年的罹難者,由於萬善爺即為千萬亡魂的神化,所以需要眾多水狀以做超渡之用,所以村民除了會準備豐厚的祭品拜祀外,還會一一穿梭佈滿水狀的祭祀廣場,轉動水狀(車藏),以示牽引亡魂脫離苦海往生,是台灣頗為特殊的一項民俗祭典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