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馬公法藏寺】 (澎湖縣馬公市~)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烏崁里136號的法藏寺,是座佛教寺院,也是當地弘揚佛教的著名道場,更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馬公法藏寺於民國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烏崁善信葉能順先生捐獻八百餘坪土地,並由心廣法師(俗名顏明政)著手規劃興建。
而工程分三期進行,初期工程為一樓西方三聖殿(法藏講堂)及地下休息室、兩側廂房,二期工程為華嚴三聖殿;
至第三期工程才為四周景觀以及牌樓、圍牆。
但在民國八十五年(西元1996年)完成初期暨二期後,因度眾為先,即於同時先行啟用。
【祀神傳說】西方三聖是以西方教主阿彌陀佛為主,左右脅侍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故稱之。
而阿彌陀佛,為梵語漢譯之名,意指「無量光」、「無量壽」。
又意指「甘露」,故密教稱祂為「甘露王」。
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
法藏比丘後來成為阿彌陀佛,創造了西方極樂世界,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在《無量壽經》記載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的候補佛,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成佛。
因此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便分別脅侍阿彌陀佛左右,並稱「西方三聖」。
因阿彌陀佛的經典在東漢即有翻譯,而在六朝時,阿彌陀佛信仰在中國的普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故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遍及中國,阿彌陀佛成為最為人所知的佛陀,「阿彌陀佛」四字,更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