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雄清真寺】 臺灣第二座清真寺。
繼臺北清真寺後而設立,位於高雄市。
由隨國民政府遷臺之軍公教穆斯林基於宗教信仰和儀式的落實,1949年1月倡議籌款設立。
先於高雄市五福四路117號承租270平方公尺樓房一間,暫作教胞聚禮之用,後因空間不敷使用,於1951年遷至高雄市林森一路196號。
1990年2月自林森一路遷至現址臨時工地內禮拜,同年12月17日正式動工興建新寺,1991年12月底竣工,1992年2月7日於新大殿舉行主麻禮拜。
高雄清真寺是具有多功能的現代建築,外觀設計以中東風格的拱頂為主要特色,內部除禮拜大廳外,其他設施皆比照一般清真寺的結構。
高雄清真寺設有董事會,任聘專任正、副伊瑪目(教長)負責帶領禮拜並推動相關教務。
由於經費限制,董事會無力敦聘專業宗教學者長期駐寺宣揚教義以教育本地穆斯林,只在每年拉瑪丹齋戒月時,偶而邀請外國伊瑪目駐寺一個月講述教義。
每年夏天也會邀請返臺度假的穆斯林留學生,開辦暑期基礎教義、阿拉伯語研習班,教導中小學學生理解伊斯蘭相關教義。
1991年以來,高雄清真寺常期駐寺伊瑪目為原籍中國雲南的緬甸籍穆斯林陳永武阿訇(掌理教務者),主要工作為配合中國回教協會推動伊斯蘭教的宣導與發展,凝聚穆斯林的向心力,其服務教區遍及嘉義、雲林、屏東、花蓮、澎湖等地,穆斯林教友已達萬人。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