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2 21:13 編輯
【史學●巴圖形石斧(匙形石斧;有角大鏟)】
巴圖形石斧(Patu)是一種形制相當特殊的石器,就目前所知分布於中國福建沿海、南北美洲、波里尼西亞各島嶼及台灣地區。
「巴圖」一詞,起源於紐西蘭毛利族,意指外型呈匙形而扁平的石、骨或木製的兵器,玻里尼西亞許多原住民族都有在使用。
學者們對於此種外型匙狀而扁平的石器各有其命名,除了巴圖形石斧一詞,另外也有巴圖(移川子之藏)、巴圖石匕(凌純聲)、匙形石斧與冠頭石斧(鹿野忠雄)、磨製大型犁形器(國分直一)、有角大鏟與匙形大鋤(宋文薰)等名稱,台灣民間則俗稱之為「石劍」。
移川子之藏於1934年所發表的文章內,首次提出台灣發現了巴圖形石斧此種器物,至今,台灣地區已經有發現約四五十件的巴圖形石斧。
這器物廣泛地出現於台北和西南部平原地區,尺寸多偏大型,長度由最大將近80公分至最小約20公分。
巴圖是目前所見台灣地區史前人類所使用之最大型磨製石器,器身呈扁平的長條形,通體磨光,一端為圓弧形刃部,另一端則為柄部,以刃端兩側最寬,兩側邊向柄端逐漸變窄,橫剖面略呈透鏡形,有時一面帶中脊。
不過由於這種器物出土數量相當少,經由正式考古發掘而出土的比例更少,又可見到的完整器物幾乎都由民間人士發現及收藏,而這些發現者對於當初發現之地點、數量、狀況等資訊都有所保留,因此截至目前考古學家對巴圖形石斧的了解相當有限。
僅有凌純聲、柯思莊、李坤修、劉克竑等人,受惠於熱心的民間人士,而能對他們所收藏的巴圖形石斧進行觀察研究。
器物的出土脈絡對於考古學者而言是相當重要的資訊,但是在器物多為民間收藏的狀況下,研究者只能期望從收藏者的描述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美國考古學者柯思莊於1965年,曾前往台中營埔察看當地一位農民於挖掘田間灌溉溝渠時所發現的九支「石劍」,該民眾敘述那些石器出土時是由大到小整齊排列,長邊豎立寬面相靠,大的在北小的在南,長軸呈東西走向,四周並無其他遺物。
1999年台中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研究員,也訪問到營埔另一位收藏有兩件巴圖形石斧的民眾,對方陳述他在二十多年前,向人買了一塊靠近溪畔的田地,當時據說前任地主曾挖到近十支石劍,賣給美國人。
他接手後,雇用怪手整地,又挖出十餘支。
石劍出土時他在家中,聽到消息後才前往,這十餘支石劍出土時整齊排列,側邊豎立,寬面相靠,但有些石劍兩端的方向相反;
旁邊還有一個完整的陶罐。
台灣發現的巴圖形石斧,大多都相當地大,其功能和用法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目前仍難以解釋的問題。
民族學者Skinner在1916年的文章中,曾詳細描述紐西蘭原住民的使用方法:「將柄孔穿繫的麻繩或皮帶套在右手手腕,然後緊握把手。左足和肩在前向敵,左手擺動極快;兩膝稍曲,全身緊張,眼突舌伸;突然戰士如蟹橫行前進,離敵約六碼之距,左足立定,一個迴旋,右身在前,一聲嘶喊,橫衝向敵,掉臂轉一圓圈,乘勢斜上,擊中敵人的太陽穴。」
有些學者,如移川子之藏、凌純聲等,認為台灣出土的這種史前石器,形狀很像紐西蘭的巴圖,所以用途可能也相似;
另一些學者,如鹿野忠雄,則認為這種石器「雖有呈現毛利族巴圖形者,但其剖面較薄,由此可以很清楚地將其分辨出來。這種石斧多用硬砂岩(偶而有安山岩)製成,頗具美術性;全面經磋磨,且在頂端做有裝飾性的變化。由上舉幾點可知,這種石斧並非實用品,筆者認為寧可將它看作農耕上的一種巫術用具或祭祀用的器物。」
此外,還有農具說、權杖說等等。
劉克竑在1999年觀察了營埔遺址出土之兩件巴圖形石器的刃端,發現有相當明顯、與器身長軸平行的軟性消耗痕跡留存,該痕跡據其判斷是挖掘泥土所造成的,所以那兩件巴圖形石器被認為應該與農耕有關。
而再考慮到其器型大小和製作精美的程度,以及出土時的情況,劉克竑支持鹿野忠雄上述之說法。
巴圖形石斧仍舊是帶有神秘色彩的一種考古遺物,我們期待可以透過正式的考古發掘研究,有一天可以了解它的功能、用法和使用脈絡。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