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摻和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4:4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摻和料

 

古代人製作陶器的時候,會將一些顆粒狀的物體摻入陶土中,再一起燒製成陶器,而這些被摻入陶土中的顆粒物體,統稱為「摻和料」,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指摻入陶土中的材料。

 

為什麼要在製作陶器時,在陶土裡面加入其他的物質呢?

 

這是因為如果只使用陶土來製作器物,雖然質地很細緻,但是製成的陶器卻很容易因為外力而碎裂。

 

相反的,如果在陶胚土中加入一些摻和料,那麼這些摻和料可以做為一個媒介,並且提供一種新的力量來"抓住"陶土,讓燒成的陶器能夠更強韌,因此能夠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由此可知,摻和料的使用在製作陶器上有其必要性,一般來說,除了少數陶器可能因為具有特殊的功能或使用比較精緻的製作技術,大多數的陶器在製作的時候都會使用摻和料,而摻和料也成為考古學者對陶器進行分析時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要進一步的了解摻和料,首先我們會問:摻和料的種類有哪些呢?

 

其實根據不同的地質環境、文化技術背景、陶器功能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文化或者同一文化的不同陶器之間,摻和料的種類也有很大的差異。

 

一般來說,摻和料大多是取自當地的礦物或石頭,除了各地不同的礦石之外,也有一些製陶者會使用打碎的貝殼或是稻殼、穀物、動物骨頭等物質當作摻和料。

 

除了了解摻和料的種類以外,摻和料顆粒的大小通常也反映了製作技術,以礦石或碎貝殼之類的材料為例,通常需要製陶者將這些摻和料搗碎或研磨成大小較為均質的顆粒,如果一件陶器中使用的摻和料顆粒太粗大或者摻和料的大小差異過大,容易造成陶器在燒製或使用的過程中碎裂,因此摻和料的淘選和使用也可以說是一大學問。

 

以陶器功能的角度來看,摻和料的性質不同呈現在陶器上的特質也不同,有些摻和料可以幫助陶器增加耐熱性,而有些可能可以強化陶器的力度,在碰撞的時候不會輕易破碎,所以陶工有時候也會考慮陶器用途來選擇不同種類或大小的摻和料。

 

延續以上的概念我們可以了解,對陶器摻和料的研究有助於考古學家了解許多事情,包括:從礦石的特性或成分分析可以了解陶工製作陶器時使用什麼地點出產的原料、不同摻和料的使用也許可以做為特殊文化或器物類型的判斷指標、摻和料的淘選程度所反映出來的製作技術等等。

 

摻和料雖然只是陶器中的一個小部分,卻可以設定問題並且針對它的材質與特性去研究,提供許多社會文化層面的資訊,不管是對製作使用陶器的人或者是考古學家,都是很重要的材料。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498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8:56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