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文廟】 臺灣最早設立文廟與國學之所。
故稱「全臺首學」。
又稱孔子廟,即今臺南孔子廟。
1665年(永曆19年)諮議參軍陳永華以局勢漸穩,議建聖廟,設學校,以儲備人才。
得到鄭經同意,乃擇地鷲嶺巽方文昌位,即東南坡鬼仔埔,創設文廟與國學,左學右廟,坐北朝南。
東為國學,設明倫堂,延師講學,開科取士,西為聖廟,僅建大成殿,殿內供奉至聖先師孔子與「四配」、「十哲」之神位。
1666年廟成,以陳永華為學院,葉亨為國子監助教,議三年兩試,依科考、歲考之例,開試儒童,承天府與天興州、萬年州先試,登榜者送學院,院試取中入太學,按月考課,三年取中式者派任六官官職。
1684年(康熙23年)臺灣入清,首任分巡道周昌、知府蔣毓英倡修文廟,改建大成殿,合明倫堂稱為臺灣府學。
其後歷有整修加建,至1712年巡道陳璸大修以後,文廟仍為左學右廟規制。
聖廟除大成殿外,加建大門稱櫺星門,門左右為文昌祠、土地祠。
後殿建啟聖祠,祠左右為名宦祠、鄉賢祠,名宦祠之東為六德齋,鄉賢祠之西為六行齋,非文學兼德行之士不得寓居。
大成殿前為庭,有龍鬚溝,暴雨不積水,庭左右為東西廡。
東廡之北為獻官齋宿房,西廡之北為藏器庫、庖湢所。
櫺星門前為庭,左右建牆垣,闢東西二門,分稱禮門、義路,門常鎖,非旦望及有事二丁不開。
明倫堂前建頭門,稱入德之門,為臺灣府學正門,門與堂間為庭,庭左右設六藝齋,堂後為府學教諭、訓導廨舍。
明倫堂東增設朱子祠,祀朱文公。
朱子祠東南建大成坊,即今東大成坊,門額題「全臺首學」,當為陳璸所題,而坊前之下馬碑當立於此時。
1715年陳璸又於櫺星門前庭修濬泮池,集文廟諸水注於此,再西南流入福安溪,泮池前築圍牆。
又以獻官齋宿房在大成殿東於禮不妥,另建官廳於大成坊下,移獻官齋宿房於此,原齋宿房則為藏器庫,原藏器庫則併入庖湢所,至此文廟規制大體完備。
陳璸大修之後,又有數次整修,規制亦有更易。
在1777年(乾隆42年)知府蔣元樞大修以前,櫺星門移至廟庭前,原門改稱大成門。
而大成殿內之奉祀增為「十二哲」,蔣元樞則增建泮宮坊。
此後雖有整修,然更易不大。
1889年(光緒15年)臺灣府改稱臺南府,文廟改稱臺南府學,1895年日本治臺初期,文廟曾充兵營與公學校,破壞甚大。
1917年(大正6年)大修,拆毀部分建築,即今文廟規制。
1983年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