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日治時期漁牧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4:3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日治時期漁牧業

 

臺灣漁牧業現代化的奠基時期。

 

日本領臺後,漁業從業者漸次來臺,又為了供應在臺日人海產的消費,臺灣總督府著手發展水產業。

 

至日治末期,臺灣水產業產值增長近70倍,是各業成長之冠。

 

漁業的大幅成長,除了總督府各種獎勵措施和調查計畫的推動外,主要有幾種轉變:第一,發展近海漁業、遠洋漁業。

 

日治初期,以養殖業和沿岸漁業為主,日治末期遠洋漁業已躍升為首位,主要是輪船拖網、機船底曳網、鮪延繩、母船式鮪漁業等。

 

近海漁業則由日本漁業移民移入鏢旗魚、鰆流網、鯛延網、鰹漁業以及珊瑚漁業。

 

第二,漁場大幅擴大。

 

臺灣漁業以基隆、高雄、蘇澳、新港為基地,除沿岸外,逐漸擴展到彭佳嶼北方至長崎五島列島、東海海域,甚至遠達東京灣及菲律賓以南的南洋漁場。

 

第三,引入動力漁船。

 

日治初期主要以竹筏捕魚,1910年(明治43年)首度出現動力漁船,至大正年間已極盛行。

 

第四,移入漁業技術與人力。

 

1908年總督府首先引入日本漁業移民,以改良漁業,但旋即失敗。

 

1923年(大正12年)蘇澳港築港後,先後於蘇澳、新港(今臺東縣成功鎮)、花蓮港進行第二次漁業移民計畫,引入新的漁業技術和漁業文化,成效卓著。

 

第五,水產加工、水產業企業化以及日本水產會社和林兼商店等大型水產企業的介入與整合。

 

至1944年(昭和19年),基於臺灣水產統制令,新設南日本漁業統制株式會社,統合全臺大小型漁業會社。

 

1945年日本戰敗後,改稱臺灣水產株式會社,11月又改組為省營臺灣水產公司。

 

畜牧業以畜產業為主,佔臺灣農業生產額的第三位。

 

至1945年,畜養數目以家禽最多,次為豬、牛、羊、馬及少數的鹿、綿羊。

 

家畜的飼養不但與農業生產有關,也與臺灣人飲食生活有密切關係。

 

豬與家禽的飼養是農家婦女小孩的副業。

 

鴨大多是由專門養鴨人家利用沼澤、河川飼養。

 

臺灣人吃蛋,以鴨蛋為主。

 

雞主要供肉用,雞蛋則供孵化小雞。

 

牛以水牛最多,用以耕田。

 

山羊主要作為祭祀典禮使用而飼養。

 

家畜飼養長期保存傳統農家副業特色,直至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後,為了增殖畜產,才出現新轉變。

 

如馬的飼養原來不多,1936年配合日本內地第二次馬政計畫,在臺灣實施馬產計畫,自日本引入優良種馬,並設置種馬所。

 

之後,隨著戰局的發展,為了提倡養馬,1944年首度舉辦賽馬。

 

1939年,也由日本引入改良牛、優良種豬,以改善品種,並以各種獎勵計畫鼓勵增產。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76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7 19:2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