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沈光文】 沈光文(西元1612~1688年)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縣人。
沈光文是張廷賓門生,飽讀詩書,正當學有所成要為國效力之時,清兵入關,他因而投入抗清的行列。
南明魯王時代(西元1646年)晉升工部郎,後追隨桂王至肇慶,官拜太樸少卿。
後因在廣東支持不住了,光文乃回到福建,清朝的閩督李率泰派人遊說勸降沈光文,光文不從。
西元1652年光文欲赴泉州,乘船遇到颶風而漂流到台灣,當時台灣為荷蘭統治時代。
但有一說是沈光文西元1662年才來到臺灣。
據說西元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知道沈光文在台灣,乃以禮相待以田宅贈之。
隔年鄭成功病逝,其子鄭經繼位改變其父所立的制度與人事,光文以為不可,賦詩諷之。
有人向鄭經進讒言,鄭經因而派人追殺沈光文。
沈光文逃至羅漢腳隱匿,後至目加溜社(今善化)開館授徒,並教育當地的平埔族。
康熙22年(西元1683年)台灣被清朝收入版圖,沈光文組織了「東吟詩社」。
閩督姚啟聖有意將沈光文送回鄞縣,可惜不久沈光文辭世,葬於善化里東堡(今台南縣(註1)善化鎮(註2))。
沈光文的著作計有《文開文集》、《流寓考》、《臺灣賦》、《草木雜記》、《臺灣輿圖考》等書。
後來台南縣(註1)政府為表彰沈光文的教化貢獻在善化火車站旁設立沈光文紀念碑,並在善化鎮(註2)內設光文里(路)、文開橋等以他的名字與號來命名紀念他。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