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19:38 編輯
【史學●清代特產】
清代臺灣的經濟作物或輔助糧食作物。
主要的有藍靛植物、番薯、花生、苧麻、黃麻、龍眼、薑黃等。
藍靛是化學染料發明前最重要的植物染料,亦是國際貿易的大宗貨品之一。
臺灣藍靛植物有二:種植於平地的木藍、種植於淺山地區的山藍。
木藍屬豆科,又稱小菁、園菁、槐藍,適合種植於貧瘠的旱園,可充分運用邊際土地種植,並可改善土質。
山藍為爵床科植物,又稱大菁、山菁、馬藍等,生長於潮濕肥沃的淺山地區,經營成本低,人力少,採收易,短期即可獲利,可充作山區開發時的先鋒作物。
臺灣藍靛品質甚佳,因而成為出口大宗,有「其色比內地尤佳;商多販往內地各處發賣」之譽,北部一年的出口即達2,100萬斤。
番薯又稱甘藷、地瓜,是臺灣的象徵性作物。
原產地為中南美洲,16世紀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約在17世紀初傳入臺灣。
耐旱、繁殖快速、收成期短,加上營養價值高,在米食缺乏或遭逢天災時可作為補充性糧食,平時切片或製成細簽曬乾可長期儲存。
番薯伴隨著農民的開墾腳步遍佈全臺,其中又以旱園為主要耕地型態的南部或淺山地區種植尤多。
產量豐盛,甚至取代部分稻米,成為主食品之一。
道光年間,臺灣道姚瑩稱:「臺人皆食地瓜,大米之產全為販運,以資財用」,日治初期的《南部臺灣誌》稱:「鄉村居民多以地瓜為主食,僅每餐加入少量之米粒。」
此外,臺人亦常以地瓜釀酒或研製成地瓜粉。
花生、苧麻、黃麻、龍眼乾和薑黃等亦是重要產物。
花生除供食用外,可做為照明燃料,《海東札記》描述乾隆年間臺灣落花生的盛況:「每冬間收實,充衢盈擔,熟啖可佐酒茗。榨油之利尤饒,巨桶分盛,連檣壓舶販運者,此境是資。」
除花生油外,榨油後的豆餅可當肥料出口。
據清末海關統計,同治、光緒年間每年出口的花生豆餅多在9,000-30,000擔之間,每擔約值1兩多的海關兩,出口地以打狗(今高雄)為主。
苧麻、黃麻為纖維作物,臺灣因缺乏紡織技術,將苧麻販售至大陸加工,另購布料成品回臺。
黃麻主要用於製作纜繩、袋子。
龍眼和薑黃主要種植於今雲、嘉、南等縣山區,龍眼製成乾龍眼、龍眼肉,銷售至中國大陸、香港,做為食品或藥材,光緒年間每年出口1萬擔以上;
薑黃銷往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主要做為咖哩的主要原料,也可做為藥物、染料。
龍眼和薑黃在1858年(咸豐8年)開港後,貿易量大增,成為臺灣南部除稻米、蔗糖之外最大宗輸出品。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