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濁大計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7:1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濁大計畫)

 

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是「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科技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畫」)中的考古學調查工作。

 

濁大計畫是由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三個單位共同主持,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贊助下,從民國61年7月開始,前後共進行了四年,於民國65年終止,由知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擔任前兩年的主要計畫主持人。

 

第三年起考古組的負責人則由宋文薰先生、連照美女士擔任。

 

計畫內容包括了考古、民族、地質、地形、動物、植物六個學科,這個計畫的主要目標是希望應用多學科「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環境種類繁多、資源豐富,且古今文化頗為複雜的濁大流域中,研究古今居民的歷史及他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整個計畫最初的設計是希望能解決濁大流域中有關考古學與民族史的問題,因此在六個學科中,以考古學與民族學的研究為主,其餘有關自然史的研究則為輔。

 

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了史前遺址的調查、遺物的收集、文化年代序列的初步建立,以及進行關鍵性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所得的成果以前兩年最為顯著,其中包括:調查了267處出土史前遺物的地點、利用出土的史前陶片進行分類與排序,以及綜合碳十四年代的測定結果,初步建立濁大流域的史前文化年代序列。

 

此外,在發現史前遺物的兩百多處地點選擇了十一處位於不同地形上的遺址加以發掘,其發掘資料為史前文化對各種環境類型的適應方式提供不少資訊。

 

上述的工作成果均呈現於《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一書中。

 

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對於臺灣考古學的主要貢獻,是為濁大流域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和許多有關文化史的問題提供了不少重要的資訊。

 

而此調查最重要的意義更在於,首次將「多學科的科際合作」以及「生態研究」的概念應用在臺灣考古學的研究上,增加了台灣考古學研究的深度,並且開啟了和其他學科間的對話契機。

 

此外,這個研究計畫也引進了許多的年輕考古學者從事臺灣考古學的研究工作,奠定日後臺灣考古工作持續發展的基礎。

 

不過可惜的是,這個考古調查計畫在後期由於經費不足,無法持續進行下去,因此希望未來能有足夠的人力與經費,能夠繼續進行類似的大型考古研究計畫,相信能夠更加促進考古學在台灣的發展,使台灣考古工作的成果更加豐碩。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44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9 06:47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