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瀨口鹽田】 (西元1648年,台南~)荷蘭在臺期間興建的曬鹽場所,位於今日台南市南區。
西元1624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在臺灣設立「大員商館」,以與中國發展貿易;
直到1636年荷蘭據臺,更加積極開墾南部地區,唯用鹽部分係從中國輸入。
1648年,明朝崇禎皇帝駕崩,為防止貿易中斷,乃大量進口碎石,並在台灣南部的瀨口闢建鹽田,然成效不彰,仍須依賴中國進鹽,此鹽田史稱「瀨口鹽田」。
西元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家族取得臺灣,清朝康熙政府對以封鎖政策,鄭氏遂在臺灣全面開墾農地,乃有所謂「屯墾」。
1665年,鄭家參軍陳永華,率軍民重建瀨口鹽田,改良曬鹽方法,又另外興建「洲仔尾」、「打狗」二鹽田,獲得良好效果,成為鄭氏政府主要收入來源─「鹽埕餉」。
依據後來資料觀察,當時曬鹽方法是用「淋鹵法」,鹽田結構主要有水窟、沙埕、沙漏地、鹵缸、坵盤等,又稱為「沙漏式鹽田」。
到清朝政府以後,由於鹽價波動大,不時有所紛爭,雍正四年乃宣布由政府專賣,並對鹽類進行嚴格的計畫性生產,並在臺灣興建洲南、洲北、瀨南、瀨北、瀨東等五座鹽場。
到日治時期,由於殖民政府鼓勵,本地商人大量投資,臺灣鹽田從此迅速增加。
在臺灣鹽田開發的歷史中,有位特殊人物名為吳尚新,他是清朝道光年間臺灣首富,也是「布袋式鹽田」的發明者。
道光三年,從事食鹽承銷的吳尚新受臺灣知府令,於今日嘉義縣布袋鎮附近收購漁塭,負責「洲南」鹽場興建;
而在鹽場竣工後,吳尚新的業務更為順利,因而富甲一方。
道光十年,他建成自家「吳園」,其北側園池精工,至今仍保存於台南供民眾參觀。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8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