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照鏡山遺址】 照鏡山遺址位於南投縣坪頂埔台地南側,為一自西向東傾斜的台階地,行政上屬於竹山鎮延正里,省道3線往南右轉投46線上照鏡山台地即為遺址所在。
經緯度為東經120˚40’55”,北緯23˚46’17”(方格座標為E217600*N2629700m),海拔高度200-230公尺,遺址範圍長寬大致800×500公尺,面積約400000平方公尺,土質為洪積母質紅壤土。
本遺址出土遺物以陶器、石器為主,此外還有清朝中葉的青花瓷及硬陶。
陶器多手製,包括黑色夾砂陶、灰色夾砂陶、橙紅色夾砂陶、灰色泥質陶及有紋黑色陶。
其中黑色夾砂陶內外皆以黑色為主,內表有凹凸不平痕,夾砂大小不等(1-2mm),厚度在3-6mm,硬度約2-2.5度;
灰色夾砂陶相較之下所夾砂質小而密,砂質均在1mm左右,厚度在3-4mm之間,硬度亦約2-2.5度;
橙紅色夾砂陶外表界於淺黃橙至紅褐之間,內呈灰或黑色,素面,硬度較低;
灰色泥質陶也是素面、硬度低;
有紋黑色陶的紋樣則與營埔遺址出土者非常相似,有圈點紋、魚骨紋、粗直線紋等,厚度約5-8mm。
石器則包括打製中小型斧鋤形器、打製大型斧鋤形器、打製加磨斧鋤形器、打製石刀、精磨匙型器、網墜、石器殘片等。
經判別屬於大邱園文化,距今約2000~1200年。
遺址現地為茶園梯田,據當地居民表示,茶園皆用怪手翻土,深約兩公尺,因此目前雖然在整個階地上皆可發現遺物,但遺址實已遭嚴重破壞,非常可惜。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5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