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玦形耳飾】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6:4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玦形耳飾

 

「玦」根據考古學家黃士強先生的說法,原本是用來稱呼中國大陸出土的特定玉器,這種玉器的特徵是呈現環狀,但是有一道缺口,學者相信這種樣子的玉器是用來當作裝飾品,尤其是當成耳環來使用。

 

所謂的玦形耳飾,指的也是同樣的概念,但是因為「玦」這個詞彙不只是指涉一種器物的類型,而且也具有文化的特殊意涵,為了和台灣史前文化甚至是東南亞各地的文化有所區別,因此連照美女士建議大家使用「玦形耳飾」一詞來指稱台灣出土的玦形玉器。

 

如此既可以讓大家明瞭這是何種類型的器物,又可以在文化上和中國傳統文化下的玦有所區分,在定義上以及文化上都可以比較精確而不會混淆。

 

早在日據時代鹿野忠雄先生就發現台灣史前時代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玦形耳飾,其中有些類型還和東南亞地區特別相像。

 

而在台灣的考古發掘中,東部地區因為有玉礦的分布,因此這個區域的史前文化也以「玉器工業」而著名,所謂的「玦」這種裝飾品也常有發現。

 

其中又以1980年以來,由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率領的考古團隊,在台東縣卑南遺址的發掘工作中,得到最多的資料,出土了一千多件的玦形耳飾,其中包括的種類有:器身正圓而中間的孔較大的環形、器身較寬而中間的穿孔較小且偏於上方的圓形、上述兩種類型的器身在加上四邊有突起的裝飾、細長或寬扁的長方形、頂部平直兩邊彎曲的兩縊形,還有最特殊做工精細的人獸形玦形耳飾,目前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拿來當成該館的象徵標誌。

 

由於考古出土的玦形耳飾有清楚的資料,尤其是許多都是墓葬裡的陪葬品,它們也常出土在人頭骨的兩側耳朵的部位,顯示這種器物的功能的確是用來當成耳環佩帶。

 

而且不只有玉質的玦形耳飾,也有少數的玦形耳飾是用板岩製成的,相當特別。

 

除了卑南遺址,在台北的芝山岩遺址以及宜蘭的丸山遺址,也分別在1979年以及90年代後期的發掘中,發現過形制獨特的人獸形玉玦耳飾,這也被學者用來討論三個文化之間可能有的互動和關聯。

 

除了這三個遺址出土的特殊玦形耳飾,在東海岸的其他遺址、中部的大馬璘、曲冰、離島的綠島、蘭嶼等地也都有各式的玦形耳飾出土,這些遺址之間相互的文化關係,以及東南亞出現的相似器型,都是考古學家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69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23:5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