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考古與歷史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5:5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考古與歷史文化

 

此書的全名「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上)(下)」,共兩冊,為宋文薰、李亦園、許倬雲、張光直主編,1991年6月正中書局出版。

 

在一開始的序言中提到,此論文集是為了慶祝1989年7月1日高去尋先生八十歲生日而出。

 

高先生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在1935年(民國24年)參加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其最重大的貢獻在接續1954年(梁思永先生逝世之後)的殷墟西北崗王室大墓的研究報告,在討論中國古文明有獨到的見解;

 

且是中國考古學首位詳細討論黃河流域古文明與北方文明之間關係的學者。

 

同時,高先生認真、純正的性格也是學生為學、為人的榜樣。

 

編者們的序言之後,列出了兩頁高先生的主要著作目錄,彰顯高先生在殷墟研究上的成就。

 

之後便進入論文集的主要內容,即高先生的學生們,也是許多當代傑出的學者們的研究論文內容,包含考古、歷史學、人類學相關論述,極富學術價值,為後輩修習考古人類學相關學科的必讀經典之一。

 

以下列出所有收錄的論文目次:(上冊):圓山文化的多口陶罐/宋文薰說殷代的「亞形」/張光直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鉛和「漏鉛法」的商榷,萬家保中國上古時代的坐姿與坐具,賈士蘅台東縣泰安村老番社遺址,黃士強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卑南聚落形態初探/連照美釋「脊」,鍾柏生滇青銅器上的牛形裝飾/臧振華小屯五座墓的青銅容器,陳芳妹百年來古玉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鄧淑蘋美國歷史古蹟維護政策/陳仲玉客觀的資料?

 

客觀的分析?

 

客觀的解釋?

 

──以美國的新考古學為例/陳玉美試論鳳鼻頭文化的性質與卑南文化的年代/劉益昌試論大邱園文化/邱敏勇殷墟出土金屬錠之分析及相關問題研究,陳光阻(下冊):中國考古遺址文化層的分佈—人口與區為的初步考察/許倬雲臺灣民間宗教的現代趨勢—對彼得伯格教授東亞發展文化因素的回應/李亦園親屬制度中的重現與等值—以英美制為例/劉斌雄秦漢甘泉宮小識/管東貴先秦、西漢的雲夢澤/陳良佐褉俗的演變—從袚除邪惡、曲水流觴、到狩獵與遊船/莊申母系與中國古代社會/石磊從考古發現看魏晉南北朝生活形態/毛漢光類林西夏文譯本漢夏對音字研究/龔煌城人類學報告與傳統文化真象/吳燕和臺灣移墾社會的宗族組織/莊英章論漢代以貌舉人—從「行義」舊注說起/刑義田城垣發展與國家性質的轉變/杜正勝臺灣日據初期的瘟疫與迎神/宋光宇河北南響堂山石窟寺初探/顏娟英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824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2:59 , Processed in 0.1874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