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聖多明哥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5:5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聖多明哥城

 

西班牙在淡水河口建築的堡壘。

 

稱為SanDomingo(聖多明哥城),又稱紅毛城。

 

西班牙人在1597年注意到臺灣北部有一港口,稱淡水港(PuertoTamchuy),1626年佔領雞籠(今基隆)港,隔年派兵至淡水河域購買糧米,受到住民攻擊,福爾摩沙駐軍長官巴爾得斯(AntonioCarreñodeValdés)派兵報復,在淡水設立據點,可能就在此事之後。

 

1930年西班牙傳教士阿爾巴列士(JoséMariaÁlvarez)在其著作中,認為是在1628年派兵駐守。

 

1629年大員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派船隊至北部臺灣偵察,8月13日進入淡水河口,發現陸地有一些西班牙人的房屋,用竹柵圍起,8月15日雙方以火炮相互轟擊。

 

事後荷蘭人繪圖記載此事,依據現存之地圖,聖多明哥城似乎一面臨河,三面圍以柵欄。

 

柵欄內後來又建築土牆圓堡,有50名士兵駐守。

 

1636年受淡水住民攻擊時,西班牙人即據守此堡;

 

1637年放棄聖多明哥城,將人員及軍火撤走,退出淡水河域。

 

1642年荷蘭人征服雞籠據點,隔年在淡水建立堡壘,其位置應為今淡水紅毛城所在地附近,從大員派出士兵與華工前來修築,年底築成,命名為Antonio(安東尼)城。

 

1661年(永曆15年)鄭成功攻擊荷蘭人在臺南的據點,駐守雞籠的荷蘭士兵先於6月撤離,淡水守軍遲至11月撤往大員,臨行前燒毀此堡。

 

鄭氏時期,城堡已荒廢;

 

清朝統治臺灣後,任其圮廢,1724年(雍正2年)淡水廳同知王汧重修城堡,增設城牆、城門,但由於港口形勢改變,失去防衛機能,年久無用,再成廢墟。

 

天津條約後淡水成為通商港口,1867年(同治6年)英國人租此「荷蘭舊城堡」為領事館,在屋頂加雉堞、角樓,於南牆增加露臺和其上的雉堞。

 

日治時期,英國領事館向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明治45年)獲同意。

 

1972年中英斷交後,由他國代管,1980年收歸政府管理。

 

後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47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3:14 , Processed in 0.20312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