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金馬戰地政務】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2:2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06:46 編輯

史學●金馬戰地政務

 

1950-1980年代國共對峙時期前線軍管體制。

 

1950年代初期,臺灣海峽情勢緊張,金門地區爆發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等衝突,大陸沿海島嶼隨時有戰事發生的可能。

 

在強化前線防禦與實驗反攻大陸後戰地政務的考量下,1956年6月23日,國防部頒布「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7月16日分別成立金門與馬祖防衛司令部政務委員會,實施軍政一元化、軍政一體的戰地政務體制。

 

戰地政務委員會直屬於國防部,所有請示事項由該部核辦,國防部並派戰地政務工作大隊分別進駐,以協助戰地政務實驗工作。

 

在權力上,戰地司令官兼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兼任黨務特派員為地區最高軍政首長,而政治部主任兼政務委員會秘書長及黨務特派員辦公室書記長,以便進行黨政軍聯合作戰;

 

在民政上,金門與連江縣政府受各該區政務委員會的指揮與監督,縣長由國防部所派任,原設於金門的福建省政府移駐臺灣,不負金馬政務指導之責,並撤銷原設馬祖的福建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戰地政務的主要工作在於權力集中、強化戰備,長期實施的計畫目標則是「建立三民主義模範縣」。

 

強化愛國與反共意識、建立戰地警衛組織體制、健全戰地物資供應制度與衛生醫療等,均屬重點工作。

 

戰地政務亦使當地住民異於臺灣本島人民待遇,長期接受宵禁、燈火管制、軍法審判、入出境管制、電信管制、金融管制與電器用品管制等軍事措施。

 

1987年7月15日臺灣地區解嚴,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均衝擊金馬戰地政務體制,但基於軍事考量,在終止戡亂時期之同時,國防部於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實施臨時戒嚴。

 

1992年11月7日「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安全及輔導條例」公布施行,金門與馬祖解除戒嚴,終止戰地政務。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92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7:52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