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長濱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2:2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06:39 編輯

史學●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是目前臺灣地區所見最早的史前文化之一,即臺灣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的重要代表。

 

民國五十七年底開始,由考古學家宋文薰教授與地質學家林朝棨教授率領臺灣大學考古隊,在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好幾個面臨太平洋集塊岩峭壁上的海蝕洞,前後進行四季共五次的發掘工作,在其中幾個洞穴的底層,發現了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的遺留,由知名考古學家李濟先生將其命名為「長濱文化」(宋文薰1980:104)。

 

長濱文化分布在其代表遺址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的下層,此外,在台東縣成功鎮的小馬海蝕洞也發現長濱文化的特徵。

 

長濱文化的特質為,除了沒有農耕、畜牧的跡象,也完全看不到磨製石器及陶器等新石器時代文化應具備的任何要素,而長濱文化的主要遺物,則是包括了數量眾多的石器與骨角器。

 

根據從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與製造石器所剩下來的廢料,宋文薰教授認為,這些石器的原料是來自於採集海邊的礫石,由當時的人們以舊石器時代的單面打剝技術所製造而成,屬於舊石器時代典型的礫石器工業;

 

而從幾個肉眼觀察就可以明顯看出的性質為基準,可以將長濱文化的石器主要分為兩大類:(1)由較粗石料所製成的石片器、偏鋒砍器等;

 

(2)由較細石料所製作的邊刃刮削器、尖器、刀型器等。

 

此外,長濱文化還擁有大量製作技術進步的骨尖器,其型制包括了尖器、骨針、長條鑿形器等主要類型,宋文薰教授認為這些骨角器可能是使用較細石料製成的工具加以製作而成,並且大多數可能是用來補魚的工具,這暗示了當時生業方式除了狩獵採集之外,還可能有漁撈這種生業活動(宋文薰1969:9-13)。

 

宋文薰教授根據長濱文化的石器特徵,斷定長濱文化的系統,毫無疑問是屬於亞洲東部與南部自舊石器時代早期以來,所盛行的砍伐器傳統(chopper-choppingtooltradition),而且是礫石器工業(pebbleindustry),由於長濱文化的石器與大陸華南地區若干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類似,因此學者推斷長濱文化可能是由華南地區所傳進臺灣的(宋文薰1969:22),或是與華南地區有親緣關係,不過這個部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認;

 

而從遺址出土的碳十四年代測定結果來推算,長濱文化在臺灣東海岸所流行的年代,應該在距今一萬五千年前,持續到距今五千年前左右。

 

長濱文化的存在與確認,證明了臺灣地區早在更新世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類居住於此,並且將臺灣的人類歷史推演至距今一萬年以上,同時也是臺灣目前已知的舊石器時代史前文化中,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的先陶文化,因此在臺灣考古學的研究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31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7:52 , Processed in 0.0771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