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龜山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1: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0 21:12 編輯

史學●龜山文化

 

龜山文化是台灣南部與東部地區一個獨特的文化,這個文化的發現與辨識源於民國七十四年,當時由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李光周教授主持墾丁地區的「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計畫」,在這個計畫執行的過程中發現了龜山遺址以及其獨特的文化樣貌,當時稱做「龜山史前文化相」,也有人把他歸類為「龜山類型」,不過一般學者還是以「龜山文化」來指稱這個以龜山遺址為代表的特殊文化。

 

要談龜山文化首先必須提到龜山遺址,龜山遺址位於恆春半島西北側的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考古學家在龜山遺址發現了兩個文化層,其中上層的特殊文化相貌被認為是龜山文化的代表,根據碳十四年代顯示遺址上文化層的年代在距今約一千五百年前,出土的器物包括了各式陶器,石刀、石鋤、網墜等各式石器,利用動物骨頭做成的骨尖器、魚鉤以及各種骨頭或貝類加工品;

 

除此之外,還出土了鐵刀、銅環等金屬器物,這也顯示龜山文化的人群已經懂得使用金屬器,因此龜山文化是屬於「金石並用」的史前文化階段。

 

除了懂得使用金屬,和能夠製作出精美的骨器之外,龜山文化的內涵中最著名且為人稱道的,是他們的陶器工藝技術,尤其是陶器紋飾上的不同變化最受矚目:龜山文化出土的陶片包括有弦紋、幾何紋、刻劃紋、刺點紋、雲雷紋,還有最特別的是在陶片上壓印出人體形貌的人形紋,可說是龜山文化最具指標性的紋飾圖案。

 

除了在技術工藝上我們看到龜山文化的獨樹一格,根據出土的器物以及豐富的生態遺留,我們也可以推斷當時的人們擅長利用地理環境資源,而且對於獵捕陸地野生動物也有其特殊的活動模式。

 

最初在墾丁區域發現龜山文化時,研究者認為這是台灣南端特殊的文化樣貌,然而隨著台灣考古學研究的發展,近年來在台東地區也有好幾個遺址發現了龜山文化的要素,包括了太麻里鄉的山棕寮遺址、卑南鄉的初鹿遺址,甚至到達了綠島的公館鼻遺址。

 

這些地方出土器物的文化內涵都和龜山文化相似。

 

以山棕寮遺址來說,遺址的定年結果為距今兩千三百年到一千四百年前,略早於龜山遺址,出土的器物也是漁獵用具多於農具,更重要的是也發現了以人形做為紋飾的陶器,展現出龜山文化的特色。

 

一般來說,台東地區發現的龜山文化年代早於墾丁地區,文化內涵與墾丁地區相似而且也常見人紋陶片的出土,不過東部地區的考古研究尚未在龜山文化層中發現金屬器的遺留,則是兩者之間一個顯著的差別。

 

台東與墾丁兩個區域的龜山文化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

 

是否有傳承或其他文化要素流通的網絡?

 

這些問題都需要更多考古學資料才能夠得到解答。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33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0:59 , Processed in 0.2968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