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臟六腑與十二經別的開闔機能】 關於「五臟六腑』與「十二經別」的開闔機能,貧道在「功態中」發現手足四肢的「十二經別穴」之處,有開放與關閉的機能。 其開放關閉的機能,是在四肢的內三陰經脈與外三陽經脈的正、負運動中,並通過「十二經別穴」而進行陰、陽經氣交換的,故易感覺出來。
但是,因人體之內的五臟六腑所處的位置分散,故對各臟腑的開放與關閉機能,雖然有感卻難辨清。
根據體外四肢處「十二經別」的結構,與體內五臟、六腑之「別絡」的結構相同。
再根據手足四肢的內三陰、外三陽之有規律的開放與關閉機能,即能確定五臟六腑的開放與關閉機能。
體外四肢「十二經別穴」之處,與體內五臟六腑的「別絡」之處,是臟、腑、陰、陽經氣相互交換的分支通道,故陰、陽的經氣相交,全依靠這開闔機能所起作用。
亦舉足太陽脾經與足陽明胃經及手大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為例:因為手經和足經的正、負開闔性質不同,故應聯繫手、足的陰陽機理,才能說明完整的手、足陰陽開闊道理。
當足太陰脾經正運行之時,正值「屬脾絡胃」之脈開放,同時,在足部的「公孫別穴」關閉;
脾經反運行時、輪值足部的「公孫別穴」開放,同時「屬脾絡胃」之脈關閉。
當足陽明胃經正運行時,輪值下肢的「豐隆別穴」開放,同時隔下「屬胃絡脾」之脈關閉;
胃經反運行時,輪值隔下「屬胃絡牌」之脈開放,同時,下肢的「豐隆別穴」關閉。
當手太陰肺經正運行時,輪值脈口的「列缺別穴」開放,同時,在中焦下絡大腸」之脈關閉;
肺經反運行時,中焦「下絡大腸」之脈開放,同時,脈口的「列缺別穴」關閉。
當手陽明大腸經正運行時,缺盆內的「絡肺」之脈開放,同時,上肢的「偏曆別穴」關閉;
大腸經反運行時,上肢的「偏曆別穴」開放,同時,缺盆內的「絡肺」之脈關閉。
因此,人體陰陽的「十二經脈」,不但聯繫著外在手足四肢之「陰陽別穴」的開放與關閉機能;
而且又聯繫著內在「五臟六腑」之別絡的開放與關閉機能。
在人體正常生理的情況下,全是有規律的開放與關閉而進行陰、陽經氣交換。
正常人的「十二經脈」之陰、陽、正、負運動,能促使人的整體一切有形質的組織而相互協調自如,所以五臟、六腑、皮、肉、筋、骨、陰、陽、氣、血皆有規律的各行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