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27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3:10 | 只看該作者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

 
張云。此刺治之補瀉也。


補其不足。即陰蹺所出足少陰之照海也。


瀉其有餘。


即陽蹺所出足太陽之申脈也。


若陰盛陽虛而多臥者。


自當補陽瀉陰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3:26 | 只看該作者

飲以半夏湯

 
張云。謂既刺之後。仍當用藥以治之。


凡不臥之證。有邪實者。


多屬外因。有營虛者。


多屬內因。此半夏湯一法。蓋專為去邪者設耳。


樓氏云。半夏湯去飲之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3:40 | 只看該作者

所謂

 
甲乙。謂、作以。簡案、壅塞。蓋水飲也。


故以半夏湯決瀆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3:57 | 只看該作者

陰陽和得

 
甲乙作得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4:13 | 只看該作者

其湯方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4:39 | 只看該作者

三飲而已也

 
置、甲乙作煮。李云。千裡流水。取其流長源遠。有疏通下達之義也。


揚之萬遍。令水珠盈溢。為甘瀾水。可以調和陰陽。炊以葦薪者。


取其火烈也。


治半夏猶言制過半夏也。


味辛性溫。能下氣化痰。用以為臣。張云。古今量數不同。大約古之黍量一斗。合今之鐵斛數三升二合。然則云八升者。


即今之二升五合六勺。云五升者。


即今之一升六合許耳。


(簡案物氏度量考云明一合今五勺七撮明一升今五合七勺一撮)火沸者先以火沸其水。而後置藥於中也。


秫米、糯小米也。


即黍米之類。而粒小於黍。可以作酒。北人呼為小黃米。其性味甘黏微涼。能養營補陰。半夏味辛性溫。能和胃散邪。除腹脹目不得瞑。故並用之。


秫米一升。約今之三合二勺。半夏五合。約今之一合六勺。炊至一升半。約今之四合八勺也。


滓、音子。


也。汪云。半夏能和胃而通陰陽。今人率以為燥而不敢用。誤矣。


本草以秫為糯粟。疑是糯稻。樓氏云。按本草秫米。即所謂糯米也。


王子接云。北地之膏粱茄粟也。


李時珍云。火用陳蘆枯竹。取其不強。不損藥力也。


(出蘆火條)又云。秫即粱米之黏者。


靈樞經。岐伯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瞑。半夏湯中用之。


取其益陰氣而利大腸也。


大腸利則陽不盛矣。


簡案、爾雅。秫、黏粟也。


一名糯粟。一名黃糯。樓說非也。


千金方治虛煩不眠。


千裡流水湯。三因方治膽寒。溫膽湯。俱祖世方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7:25 | 只看該作者

天圓地方

 
張云。圓者徑一圍三。陽奇之數。方者徑一圍四。陰偶之數。人首屬陽居上。故圓而應天。人足屬陰居下。故方而應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7:42 | 只看該作者

地有九州

 
張云。九州者。


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也。


簡案、此本於禹貢。詳見素問識生氣通天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7:58 | 只看該作者

天有風雨

 
張云。和風甘雨。天之喜。摧拉霖潰。天之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8:18 | 只看該作者

天有六律

 
張云。六律者。


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為六陽律。大呂、夾鐘、仲呂、林鐘、南呂、應鐘、為六陰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8:33 | 只看該作者

天有十日

 
張云。十日者。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謂天干。陰陽系日月篇云。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地為陰。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


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8:46 | 只看該作者

辰有十二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9:03 | 只看該作者

以抱人形

 
張云。十二辰者。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謂地支。故應人之足趾。


足趾惟十。並莖垂為十二。莖者宗筋也。


垂者睪丸也。


女子少此二節。故能以抱人形。抱者懷胎之義。如西北稱伏雞為抱者是也。(見楊氏方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9:20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肩膝

 
張云。肩膝骨大而高。故以應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9:3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腋】 

 
張云。腋?深陷。故以應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39:50 | 只看該作者

地有泉脈

 
張云。泉脈出於地下。衛氣行於肉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40:08 | 只看該作者

地有草】 

 
張云。?莢、瑞草也。


堯時生於庭。隨月雕榮。朔後一日莢生。望後一日莢落。歷得其分度則?莢生。簡案、張注本於帝王世紀。然無毫毛獨應瑞草之理。爾雅。菥?大薺。郭注。薺葉細。俗呼之曰老薺。李時珍云。薺與菥?一物也。


但分大小二種耳。由此考之。


蓋薺之為草。隨在易生。故草 乃對下文林木。謂地上眾草也。


(?莢之?音冥菥?之?音覓)集注。仇汝霖亦以上古?草釋之。


不可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40:2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牙齒

 
張云。齒牙疏朗。故象似列星。說文云。牙、牡齒也。


一曰銳者為牙。齊者為齒。上古天真論。以女子三七。男子三八。則真牙生而長極。是以後生之大者為牙也。


女子七歲。男子八歲齒更。是以前生之小者為齒也。


故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齔、毀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40:44 | 只看該作者

高骨

 
張云。顴肩膝踝之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4:41:02 | 只看該作者

募筋

 
張云。募者筋脈聚蓄之處。募、音暮。簡案、募、當作幕。幕、膜同。痿論。肝主身之筋膜。


全元起注云。膜者人皮下肉上筋膜也。


可以證矣。


詳見素問識瘧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6 13:32 , Processed in 0.42091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